小创新撬动大效益,班组妙招降本超百万
2025-08-16 12:0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叶嵘

通讯员魏泉 罗宏坤

在中铁大桥局孝南3标项目部的施工一线,活跃着一群善思善干的班组工人。他们以施工现场为“创新实验室”,在周转材料管理和钢筋加工环节精打细算、巧思妙招,用“小创新”撬动“大效益”,截至目前已为项目节约成本超100万元,让降本增效在基层落地生根,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周转材料“二次上岗”,旧材焕发新活力

周转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项目部采用的是‘班组管理团队+工班组形式’,由公司工程分公司副经理郭伟杰担任班组长,他就像团队的‘指挥官’,负责整个团队的统筹协调工作。”项目部书记李建东说道。

项目部进行安全施工交底

基坑支护和围护是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确保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与稳定。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止水性和支护性能,常常成为基坑支护和围护的首选材料。然而,钢板桩高昂的价格一直让项目成本居高不下,给项目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郭伟杰带领班组深入分析地质条件与施工需求,大胆决策:利用公司丰城项目完工后回收的工钢和槽钢,替代价格昂贵的钢板桩用于基坑支护与围护。

这一“旧材新用”的妙招,不仅显著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更盘活了闲置资源,提高了周转率。班组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全程参与材料的日常保养与维修,确保了材料性能,降低了损坏率。仅此材料替代和高效管理一项,就为项目累计节约成本近百万元。

精打细算,“废料”变身增效利器

在钢筋加工环节,项目部班组同样展现出精细化管理的智慧。通过加强技能培训、优化分工协作、设立“月度优秀员工”激励机制,班组技能水平和责任心不断提升。钢筋加工模式实现了关键转变:从以往按单一部位配料导致大量余料浪费,转变为科学计算、多部位综合配料。技术人员精确统筹不同部位(如桥梁墩身)的钢筋需求,最大化减少边角料产生。对于确实无法避免的余料,班组实施集中堆放管理,确保在后续架梁、桥面系等施工中得以二次利用。

工人们在进行钢筋绑扎

此外,班组还创新性地对桩基钢筋笼的内支撑钢筋进行回收和工艺改进,使其得以多次循环使用;甚至对钢筋丝头保护套也安排专人回收、清理、修复后重复利用。这些精打细算的措施,在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的同时,又为项目节约成本数十万元。

从周转材料的“旧材新用”到钢筋加工的“废料利用”,孝南3标项目部班组以“绣花功夫”做好成本管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细节决定效益”。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