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于江佩
前不久在武汉经开区纱帽江滩公园举行的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倒计时100天圣火采集、火炬传递活动中,仪式创新采用“水陆空”接力的方式,其中“空中第二棒”由一位“神秘”的火炬手——搭载火种灯的无人机完成。据了解,此次无人机成功将火种灯运送至指定地点,得益于武汉市测绘院“城市智眼”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火种传递仪式现场
作为火种传递的“空中守护者”,“城市智眼”是武汉市测绘院自主构建的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体系。该体系包含“一套低空无人机测绘遥感监测网、一个低空无人机云控平台、一套人工智能算法库和N个典型应用场景”(即“1+1+1+N”架构),能有效避开高层建筑、高压线等障碍物,确保无人机在复杂的城市场景中安全穿行。
传递火种的无人机
传递过程中,“城市智眼”以空中全景视角实时捕捉开发区新貌,极大拓展了视觉覆盖范围,将区域标志性景观尽收眼底。此次航线的规划深度整合了实景三维、遥感影像等丰富的时空数据资源,确保设计科学合理。同时,依托测绘院在低空无人机机场布网、空域精细划分、智能识别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成果,显著提升了全程飞行效率。未来,武汉市测绘院将“城市智眼”拓展至城市大型活动保障、应急响应、日常巡查等多个领域,使其成为城市治理的科学辅助工具。
本次传递的另一大亮点是全程应用了武汉市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独立北斗RTK高精度定位服务。该系统通过地面基准站网络与北斗卫星信号融合解算,为无人机提供厘米级的实时动态定位,成为保障飞行安全的核心“引擎”。尤其在起飞和降落的关键阶段,系统结合北斗定位与视觉识别技术,实现地面坐标自动校准,大幅降低了操作风险。此次创新火种传递不仅为市运会预热,更是一次对智慧城市技术的“全要素压力测试”。
下一步,武汉市测绘院将进一步丰富感知数据,优化系统模式,深化北斗技术的融合应用,着力打造智慧交通(智能网联)、环境监测(智慧生态)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场景,持续为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与智慧化贡献测绘技术力量。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