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李玉华
武汉汉正街,这座承载着江城商业文明与历史记忆的古老街区,正迎来一场意义深远的城市更新。近日,“汉正街新安九如片城市更新国际方案征集专家评审会”在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召开,标志着这一极具标志性的城市更新项目从国际征集阶段正式迈向实施推进的新进程。
评审会现场
本次评审会由硚口区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指导,聚焦汉正街历史风貌保留最完整、但也面临功能老化、活力不足的新安九如片区,旨在通过汇聚国际智慧,提出既尊重历史又面向未来的更新方案。
国际方案征集结果揭晓,“汉正街上”提案胜出
经过前期广泛征集,共有23个团队、42家国内外机构报名,最终四家联合体入围方案设计阶段。在评审会上,由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与杭州天目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提出的“汉正街上”方案经过专家质询、交流及两轮投票评选脱颖而出。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院长黄焕(左)、副院长武洁(右)参加本次专家评审会
该方案提出的“交通、肌理、风貌、运营四维街区重构”更新框架,“五坊二十二组团”分区结构,“底层架空环+院落气眼”空间补充思路以及“非标商业组织、游牧式运营、原住民空间权入股、两季活动策划”等运营思路受到专家关注,为武汉打造一个持续生长的灵感街区样板提供了蓝图。
其余三家联合体同样提出富有启发性的理念: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规划院与第一太平戴维斯联合提出“汉正纺、织新生”,强调以“共生院”模式推动服装产业升级,采取“产权征收+租赁”并举的更新实施路径;悉地国际、帕克国际与上海星旷团队以“长街短巷、九如新象”为愿景,塑造生活美学、创意秀场、精致烟火等多重场景;上海新建设、武汉壹禾与北京步麓则构想“时空云廊”,串联中山大道至汉水岸线,重现新安九如历史地位。
院士专家强调:更新须重可持续,慎拆慎建保肌理
评审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特别指出,城市更新应注重长远良性循环,避免投入产出失衡。
专家组对方案进行讨论交流
“拆迁要慎重,建设要精细”,他强调微观设计须符合宏观规划,尤其是保护好城市绿廊和历史街巷等尺度。多位评审专家也从文化传承、公共空间、交通组织、产业导入、防灾安全等角度提出建议,呼吁避免过度开发,重视社会结构与空间记忆的延续。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吴俊勤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吴俊勤指出,汉正街转型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期,未来的城市更新需要坚持规划引领,坚持更加前瞻的视野,强化汉正街印象,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注重生产、生活、生意“三生”空间的营造,政府要引导商户、居民共同更新,实现三方共治。硚口区委书记周耕表示,该项目是对汉正街“武汉之根、商业之源”历史地位的尊重,也是推动区域蝶变的现实需要。
硚口区委书记周耕
此次评审会的圆满落幕,标志着新安九如片城市更新即将从设计阶段迈入实施阶段。未来,新安九如片将整合各家设计团队方案和思路,聚焦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全市城市更新标杆项目,为武汉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与文化旅游目的地注入新动能。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