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守帅 寇敏芳 周海波 摄影 华小峰 李强
中央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如今可以“穿越”了
9月28日,历经45个月艰苦鏖战,长9350米的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顺利建成,并将于10月1日开通试运行。这一已建成的全国最长二级公路隧道,把最快1小时的翻山车程缩短至10分钟,彻底解决山两侧11万群众大雪封山时无法通行的世代难题。
夹金山隧道工程起于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止于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唐家山,是国内已建成最长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夹金山隧道全长10.07公里,其中隧道主洞长9.35公里,设计时速为60公里。

夹金山隧道进口(宝兴端)
夹金山位于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交界处,主峰海拔4930米,被称作“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的险峻之地。1935年6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率中央红军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书写了挑战极限、不胜不休的革命壮举。
听闻隧道通车,红军后代、小金县达维镇夹金村村民刘华青高兴得手舞足蹈。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常年积雪,原道路弯多、坡陡、路窄,每年冬季受冰雪影响长达三个月不能通行。“碰到极端天气,积雪没过轮胎,根本无法翻山。”刘华青常年在夹金山垭口售卖土特产,没少参与救援受困车辆,获赠的致谢锦旗挂满一墙。

夹金山越岭路
四季畅行成了沿线群众的夙愿。2021年,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川省委、省政府将修建夹金山隧道工程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交通运输部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记者前往隧道途中,遇到一只在路旁奔跑的小熊猫。隧道规划和建设面临特殊环境——夹金山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上千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为了减少对生态的影响,隧道通风排烟通道设计由常规斜井改为平行导洞,避免对山体大规模‘开膛破肚’。”四川省公路设计院隧道分院院长林国进说。


夹金山隧道内部
夹金山隧道平均海拔3000米,有效工期短,项目首次将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应用到国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施工中,创下日掘进50米、月掘进736米、连续40天掘进1000米三项全国普通公路隧道TBM施工纪录。值得一提的是,“夹金山”号TBM由用于新疆某工程的TBM再制造而来,大大降低了成本。建设团队创下TBM日掘进50米、月掘进736米、连续40天掘进1000米三项全国纪录,平行导洞、隧道主洞都较计划工期提前实现贯通。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抢险救援中,翻越夹金山是一条必经的‘生命通道’。”项目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朱树林说,夹金山隧道打通了国道351线的“肠梗阻”,对于筑牢生命安全屏障意义重大。

夹金山隧道出口(小金端)
隧道串联起夹金山、达维会师遗址等革命纪念地和碧峰峡、四姑娘山等优质生态景区,形成一条便捷的旅游小环线。走进昔年红军跋涉的硗碛藏族乡,民宿经营者罗伟喜上眉梢:“隧道通了后,从我们这里到四姑娘山也就一个多小时车程,相信会带动更多游客前来。”今年国庆,他的房间已经全部订满。

在硗碛藏族乡,民宿酒店越来越多
记者第一时间邀请当年为红军翻山带路的向导马登洪的孙女马花一同“穿越”,10分钟体验让她数次哽咽。她说,徒步翻越夹金山是他们一家坚守的特殊“成人礼”,即便是隧道通车了,这个习俗还要传承下去。

马花在宝兴县红军纪念馆,左上角的照片为他的爷爷马登洪
转发周知!
一起去“穿越”夹金山!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