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武汉)智博会⑱丨星火成炬,共建深度融通的智能建造产业生态
2025-11-02 22:4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钟三轩 刘宇太 牛宇辰

11月2日,由中建三局、华为、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湖北省建筑业协会等25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国际(武汉)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落下帷幕。

三天来,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迎来36500多名观众,7大展区1300余项创新展品前人头攒动,主题论坛、科研合作、交易签约等活动精彩纷呈,超55亿元总签约额展现了聚力发展智能建造产业的火热态势。

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召开,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建筑行业如何找准定位、在其中作出更大贡献?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明了方向——要“发展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而这需要行业各方从单点突破迈向全产业链深度协同。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本届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发展产业互联网 共建‘好房子’”的主题,抓住了关键点。

3场大咖论道,共绘产业蓝图

开幕式上,湖北省副省长张文彤与17位与会嘉宾共同为智博会启幕。在他们身后,200家参展单位的标志在画面中逐渐融汇合一,寓意着共建智能建造产业生态的众智合力。

本届智博会上,多名建筑业领域政府机构和协会负责人、专家学者、龙头企业及跨界企业代表,围绕“发展建筑产业互联网 共建‘好房子’”“智能建造国际合作”“AI助力建筑产业升级”等不同主题,分别在开幕式和2025国际智能建造大会等3场同期活动上发表演讲,碰撞思想火花。

推动智能建造产业发展,必须把握全产业链协同这个关键。“建筑业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智能建造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本届智博会恰逢其时、意义深远”“要胸怀‘国之大者’,加快融合创新,完善产业生态……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智能建造是驱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途径与关键支撑,要通过产业互联网,构建未来城市‘智慧神经网络’”“要以创新链为核心,融合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服务链,构建智能建造产业互联网”……本届智博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晓龙,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任南琪,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锦章,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等嘉宾的观点代表了行业共识。

构建智能建造产业互联网,需要厘清产业价值链的重构逻辑。本次智博会邀请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分享了海尔在数字化浪潮下,构建多领域生态网络的实践经验。

他表示,海尔让用户参与设计,回应用户分开清洗贴身衣物需求,并且不断迭代的“一机四桶”新机市场反响火爆。他进而提出建议,建筑业也应倡导以用户为中心推动行业向一体化、场景化升级,走出“产品创新、建造创新、体验创新”的转型路径。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当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智能升级需求旺盛,而中国智能建造完备的生态体系为深化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25智能建造国际合作发展会议上,11位国内外智能建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智能建造海外实践、BIM技术运用、中国标准赋能全球智能建造等议题分别发言,探讨数字化时代建筑企业出海的新机遇与新路径。

“要准确把握共建国家城镇化、工业化现实发展需要,将‘中方所长’与‘外方所盼’有机结合”“推动与共建国家开展智能建造标准体系的对接与互认,以标准‘软联通’促进产业‘硬合作’,不断提升共建国家智能建造水平”“充分利用RCEP等多边合作平台,推动与国际知名承包商、咨询机构、设备制造商、金融机构建立‘全链条’合作关系”“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应构建‘风险评估+融资创新’双轮驱动模式,实现稳健发展”……一条条深刻的建议,为智能建造与国际工程业务深度融合提供参考借鉴。

智启万象,赋能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正从施工环节向设计、管理、运维等建筑全链条深度渗透,从技术融合迈向产业升级。在AI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会议上,“中国光谷AI+建筑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

该联盟由中建三局、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建筑设计院、中电光谷设计院等单位联合发起,旨在推动AI科技企业与传统建筑企业协同合作,构建“基础能力—产品研发—场景应用—产业集群—标准输出”的全链条生态,助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建筑行业从‘粗放建造’到‘智能建造’,正迎来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时期”“AI已经成为建筑产业自我革命的‘底层基因’,要从机器视觉识别,到深度学习的预测分析,要将AI应用全面内化为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本能’”……12位来自AI与智能建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同探讨AI技术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场景、新范式。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智博会有效地链接了学术研究、技术研发与产业实践,促进了需求与方案的直接碰撞、经验与算法的深度融合,共同加速了AI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落地与应用,助力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整体智能”的新阶段。

1300余项展品,凸显产业生机

“这款门窗使用玻璃纤维和聚氨酯结合的新材料,在保温、隔热、隔音方面相较铝合金门窗都有更优异的表现。”走进智博会“好材料”展区,万华化学与壹品空间联合研发的新型门窗材料,吸引大量关注。

本届智博会设置“好产品、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好城区、国际化”七大展区。来自全球13个国家及地区的近200家单位,携1300余项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参展,其中包括清华、武大、华科等7所知名高校,华为、海尔、万华化学等2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上市企业,广东声博士、湖南桃花江、武汉巨成等2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大疆、群核科技、海康威视等15家知名科技企业,中国电科、三一重工、万科、龙湖等龙头企业旗下科技公司。

“好产品”展区作为首个展区,以可视化、可触摸的实景体验方式,集成了“好房子”的最终形态。在广东声博士展位,负责人介绍:“我们可以对既有房屋的水管、门窗等部位进行改造,降低屋内噪声;也可为新建房屋提供全屋静音整体解决方案”;山西宏厚发泡陶瓷材料,防火、防水、无甲醛,可用于建筑内外墙;桃花江竹材使用竹材料打造的建筑,能够实现零碳乃至负碳效果……在新型结构体系产品和空间场景产品等单点应用展示外,中建三局按照“高优雅智”产品思维,展出了以“壹品好房”为代表的“好房子”全维度产品评价体系和解决方案。

设计是产品全周期的引领。“好设计”作为本次智博会第二个展区,系统呈现“好房子”设计理念与未来趋势,集中展示设计解决方案、先进设计工具和相关标准体系。中建西南院展出国产BIM设计软件CSWADI EasyBIM,其对比国外同类产品效率至少提升一倍,且更符合国内情况;中达数字的ZD-PLM软件则实现数据从设计、施工到运维全程贯通,有效化解传统模式下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数据传递不及时导致的沟通误差和重复劳动问题。

在“好建造”展区,博智林公司的腻子打磨、喷涂、抹光、整平等建筑机器人“军团”悉数亮相,现场演习施工场景;北京东土科技展出的塔灵无人驾驶智能塔机,能自动规划吊运路线,并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运行参数。“中建万方”现场工业化建造系统,通过底层技术重构成功整合点状技术应用,实现多场景、全工地、全周期、一体化现场工业化建造,让工地拥有“大脑”的同时长出“神经”,管理平台对设备全面贯通。

第四个展区为“好材料”,集中展示支撑“好房子”建设的建筑新材料、部品部件和系统设备,构建起“材料创新—部件生产—系统集成—场景应用”的产业生态逻辑闭环。

紧邻的第五展区“好运维”,吸引了华为、海尔、海康威视、海信日立、松下电器等知名企业参展,重点展示赋能“好房子”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的智慧家居、绿色低碳、场景治理、适老康养等产品。在海尔三翼鸟展位,相关功能令观众目不暇接:开门瞬间,屋内灯光渐亮;一句话开启智能清扫,柜门自动上翻,扫地机器人出舱;打开灶具,烟机自动下降……智慧生活体验,支撑三翼鸟月活用户突破1300万。

“参展智博会,是与建筑产业链相关方跨领域合作的好机会,能让我们能更早地理解用户对‘家’的需求,让我们的技术和场景成为未来生活的‘标准配置’。”海尔三翼鸟智能家居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尔、华为、大疆等众多跨界企业的参展,是对智博会作为智能建造产业发展平台,力争突破固有边界、共创全新未来的一个注脚。”牵头主办方中建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好房子”为代表的智能建造产业可延伸至智慧家居、场景治理、适老康养乃至城市更新等多个领域,潜在市场空间极为广阔,这也是最吸引跨界厂商的地方。

“好城区”展区则围绕“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重点展示城市更新与基建提升、城市多元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将智能建造视野拓展至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大疆公司、中建设计、中交二航局等知名企业分别携无人机巡检系统、文旅规划设计解决方案、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建造与产业服务云平台等展品亮相。

“国际化”专区为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交流互鉴,引入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地区和土耳其、中东等“一带一路”相关成员国的优秀企业、行业协会在智能建造领域的创新成果及国际技术标准对比矩阵等,全景呈现设计解决方案、新材料新设备、智能建造系统、智慧低碳运维产品以及国际认证标准的全链条实践。

超55亿元交易签约,凝聚产业合力

“告别设计师内卷,做最省心的效果图AI创想平台。”智能建造产品发布会上,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发布的一站式AI创享平台AidMaster图灵,收获现场的阵阵掌声。该平台能帮助使用者高效启发创意、捕捉灵感、生成效果图,助力设计师拿出更多好房子创意。

会上展示了一系列明星展品:中国一冶发布了不靠事后“打补丁”、而是让混凝土在浇筑之初就能“主动愈合”的内掺型水泥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材料;海信日立发布了能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恒智舒适体验的全屋全感3.0自由+空气系统;中建装饰发布了以“数字化设计、工业化装修、一站式服务、产品化交付”为核心的中建幸福家iHome数字家装解决方案;中建三局发布了变革传统塔机结构形式及作业方式、实现本质安全的“顶加节穿心塔机”……

“精选创新产品举行发布,目的是凸显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优势和价值,促成交易合作。”智博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本届智博会累计促成超55亿元交易签约。湖北鑫得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参观专注中小施工企业SaaS项目管理服务的“斗栱云”展品后,当场下单;声博士、衔远科技等展商与超百家潜在客户建立联系。

会上依托湖北省智能建造产业互联网平台举行了智能建造创新产品集中签约。该平台由湖北省住建厅打造、中建三局担纲运营,致力推动“五链”资源融合,通过引导高质量供需对接和高效率资金融通、推广创新技术和标准化建筑产品应用、提供创新技术集成应用和企业转型发展引导,提供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服务,目前已入驻供应商6213家,上线产品10616款,实现交易额300亿元。

以见科技是平台入驻商家之一。首届智博会上,该公司与主办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其研发的“一见®AR·施工助手”随后在广州白云机场等20多个项目上应用。该公司创始人兼CEO罗锋表示,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生态,为中小科创公司拓宽了创新视野:“合作后,对方要求现场数据要和管理系统对接,要能自动生成进度报表,产品贴合实际需求,自然能打开市场。”

科研课题合作签约环节,20家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签署科研课题合作协议,将合作推动“好房子”材料、装备、软件等领域科研合作。据介绍,合作课题主要来自中国建筑开放创新平台(C-TOP平台),签约双方通过该平台达成了技术方面的供需对接,并在智能建造博览会上正式签约确定合作。

平台运维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研发一直有两个痛点:可能陷入“创新孤岛”,对最新前沿技术和跨领域技术应用了解不足;或是“重复造轮子”,对行业共性问题重复投入资源,无法形成创新合力。中国建筑开放创新平台汇集、链接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建行业创新生态社区,汇聚多家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企业的近百名建筑专家,为企业和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指导、成果对接等服务。

时针拨回一年前,2024年的第一届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达成的科研课题合作,如今已经结出成果。“钢筋工程新型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由中建三局与湖南大学、中建西南院等单位联合推进,其作为钢筋工程新型工业化建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广州市黄边村旧改项目实现落地应用,并赢得投资方、施工方和工友的一致好评;“吊装路径规划自动驾驶技术”“三维全场景实时防碰撞技术”“大规模多项目群塔远程集中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第二代远程集控塔机产品的重要支撑,助力其实现异地远程集控功能。千里之外让塔吊如臂使指,已经成为现实。

武汉菲茉科技有限公司是本届智博会的参展商之一,旗下XPOWER装配式室内电气路由系统,已在中建三局壹品好房实验中心概念房、新建“好房子”、旧改“好房子”等得到应用。相关产品可在屋内灵活配置,取代开槽打洞穿管埋线的隐蔽工程,实现“全屋各处可接电”,破解“插线板永远不够用”的生活痛点。

“为了在后续产品研发中与相关合作方实现高效协同,我们入驻了位于葛店经开区中建智能建造产业园的中建云谷孵化器,借助园区在科技研发、创新孵化、产业服务、展示交流等方面的支持,更好地推进后续工作。”该公司负责人朱文廷表示。

连续两届智博会参展的上海秉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阳道也认为,“智博会为行业各方搭建平台,让不同领域的参与者找到彼此,实现协同,把零散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

(通讯员供图)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