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李殷 王曼
近年来,武汉市商贸楼宇体量规模持续扩大、功能业态日趋复杂,安全生产风险上升,针对这一现状,今年5月,武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出台《全市多业态商贸楼宇安全管理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商业零售、餐饮娱乐、酒店办公等业态多样的高层建筑“风险综合体”,构建“产权单位——物业管理(服务)单位——使用单位”三方责任体系,积极探索打造安全管理的“铁三角”。
“近期持续高温,安全生产风险陡增。请各商户对高温天气下各类安全注意事项加强员工宣导。一份高温防暑小贴士,及高温天气下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提醒请查收。”7月11日,武汉市江汉区越秀国际金融中心安全经理余鹰畅在商户店主群发出了“安全小贴士”,一组生动形象的安全海报让入驻商户们绷紧了安全之弦。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武汉市各高层商贸楼宇纷纷行动起来。产权单位主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物业单位加强用电安全巡查,入驻商户积极响应安全提醒,三方协同筑牢安全防线。
“这套机制让各方权责分明,能够形成有效的联防联控。”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工贸安全监管处负责人介绍,《指引》通过智慧化、标准化、清单化的楼宇安全管理模式,推动楼宇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升级,为同类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武汉方案”。
商贸楼宇成“风险综合体”安全治理迫在眉睫
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的高层建筑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2024年前8个月高层建筑火灾起数达到了3.6万起,超过了2023年该类火灾总数。
高层多业态商贸楼宇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处安全监管难点,这类场所业态复杂多样,人员流动密集,往往存在着安全管理责任不清,安全管理缺位等问题。
2024年7月17日18时许,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九鼎购物广场发生火灾,火灾造成16人遇难。
“近年来,武汉市内商贸楼宇体量规模持续扩大、功能业态日趋复杂、人员高度聚集,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工贸安全监管处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全国现有高层民用建筑100多万栋,总高超过100米的建筑5000余栋,总量居世界第一。可以说,为这一高空中的“风险综合体”筑起安全篱笆将是全国大型城市治理的共同难题。
今年4月9日,四川自贡九鼎大楼“7·17”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公布。据调查,该事故系九鼎集团违规组织无资格人员拆除自动扶梯,未对动用明火实行安全管理,高温熔渣喷溅引燃楼宇内仓库内堆放的衣物、纸箱等可燃物造成火灾。调查报告表明,安全责任落空,安全管理缺位,安全制度未立的状况长期存在于这一高达54.75米的商贸楼宇内,以致其成为一处坐落于闹市的安全盲区。
“三方责任”破解管理困局智慧手段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管理必须脚踏实地,老百姓的经营活动可以搬进摩天大楼,但安全管理不能踏空。”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工贸安全监管处负责人强调。“我们不能坐视多业态商贸楼宇的安全责任虚化、主体不明的状况持续存在。厘清相关责任归属,这是当前多业态商贸楼宇安全治理的破题关键。”。
在《指引》的指导下,一套创新的“三方责任”管理体系正在全市高层商贸楼宇中推广实施。《指引》明确要求各楼宇产权单位、物业管理(服务)单位、使用单位须共同设立楼宇安全管理机构,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兼职楼宇安全管理人员。这一规定有效解决了以往安全管理责任不清的问题。
在越秀国际金融中心,物业管理人员严浩、徐杰正对一家新入驻的篮球运动俱乐部装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我们严格执行《指引》要求,对商户二次装修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每个环节都规范到位。”严浩介绍道。
针对二次装修改造中常见的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高风险作业,《指引》制定了11类重点检查清单和4类危险作业审批流程。“这份清单非常实用,我们已要求辖区商贸楼宇在重点部位增设安全标识。现在餐饮店都已经张贴了‘三关一闭’提示牌,其他店铺也都张贴了安全生产责任牌。”江汉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颜学军表示。
《指引》还鼓励各楼宇的安全管理机构采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越秀国际金融中心开发的“悦工作”App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员工可以通过“安全随手拍”,将发现的安全隐患或安全改进建议随时上传。物业工作人员张铮提出的安装移动监控建议被采纳后安全管理人员现在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调取装修现场视频,极大增强对动火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
“双链条”监管落地见效武汉模式探索新路
《指引》实施以来,武汉各区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多业态商贸楼宇摸底排查工作,深入梳理商贸楼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当前区内高层商贸楼宇面临三大挑战:业态多元化与部分老旧建筑消防设施老化并存;产权分割导致管理责任不清;安全风险呈现点多、面广、线长、动态变化等特征。”武汉市汉阳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吴上文介绍。
针对这些特点,汉阳区创新构建“双链条”监管体系。健全纵向责任体系,在原本“产权单位——物业管理(服务)单位——使用单位”的三方责任体系基础上,延伸建立“街道——社区——网格”的属地管理责任链条。同步建立横向责任体系,推行“一企一档”“一楼宇一承诺”制度,明确“产权人、物业方、使用方”三方主体责任。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实施“黑名单”管理。同时,汉阳区还创新推出“安全管家”服务,为区内56栋相关楼宇进行“定制化”服务,2025年已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20处。
“当前是《指引》落地生根的攻坚期,面临直播电商、文体项目等新业态入驻楼宇带来的仓储、物流、直播拍摄、文体活动等场景衍生出临时用电过载、易燃材料堆放等新的安全隐患,监管标准和手段也需及时完善。”武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指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服务先行,同时加强监管,推动《指引》在各区落地见效,为全市多业态商贸楼宇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营商环境。”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