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法院:司法执法齐“亮剑”,守好耕地生命线
2025-08-13 20:48: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陈思 田恬

近日,蔡甸法院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法庭在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中,聚焦某街道办事处对村民违规占用旱地农田建设陵园履职不到位问题,通过司法与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全力督促整改,守护土地生态,为环资司法保护写下生动注脚。

农田“变”陵园,公益受威胁

2025年4月,蔡甸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职时发现,蔡甸区某街道辖区内某村未经批准,违规占用旱地农田建设陵园,土地已被硬化,破坏了耕地种植条件,更让周边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公益受侵。检察机关随即向属地街道办事处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职,督促行为人纠正违法行为、恢复农田生态。收到检察建议后,某街道办事处虽有履职行为,但尚未整改到位,土地硬化状态未改善,违法建设影响仍存,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处于受威胁状态。检察机关遂向蔡甸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请求判令某街道办事处全面履行法定职责。

司法执法协同,共破整改难题

案件受理后,蔡甸法院迅速启动环资审判司法与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分别与街道办事处、检察机关沟通案件事宜,围绕“违法认定、整改标准、履职边界”等核心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剖析分歧、明确整改方向。

案件审理过程中,蔡甸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引导作用,联动区检察院、某街道办事处、区自然资源与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搭建整改协调专班。蔡甸法院从法律层面明确履职要求与时限,区检察院督促整改进度,区自然资源与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等行政部门提供土地性质认定、复垦标准指导、复垦情况验收等技术支持。在多方协同下,某街道办事处加大整改力度,铲除土地硬化、清运建筑垃圾,同步开展翻耕复垦,推进生态修复。

司法监督,筑牢复垦“防护网”

蔡甸法院持续以司法监督为整改“护航”,一方面,通过现场巡查,跟踪复垦进度与质量,督促街道办事处严格按照复垦方案施工;另一方面,联动检察机关建立“整改效果双向反馈”机制,共享整改数据、协同研判问题;同时聚焦农村乱占耕地、未批先建等突出问题,通过“以案释法”“送法下乡”等形式,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群众依法用地的意识,从源头减少违法占地行为。

目前,案涉违法占用的耕地已完成初步复垦,土地恢复情况已获行政职能部门验收合格,土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案涉土地所在村委会表示,因夏季天气炎热原因,暂无法立刻种植农作物,待2025年10月天气适宜之后,将在该地块种植农作物,保障耕地发挥应有作用。

此案是蔡甸法院司法与行政执法协作机制的典型实践,既以司法监督压实行政机关生态保护责任,又借多部门协同凝聚整改合力。下一步,蔡甸法院将继续紧盯后续整改,开展案后回访,以司法担当守护土地资源、筑牢生态根基,让法治力量成为绿水青山最坚实的“守护者”,为环资领域府院联动共治提供更多实践样本。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