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刘盼
近日,在武汉青龙社区,一场融合宋锦、苗银等元素的非遗手工活动,成为社区护航儿童成长的生动注脚。活动以“传承文化根脉”为内核,让孩子们在指尖的温度中触摸历史,在实践的乐趣中厚植情怀,这恰是对文化传承使命的鲜活回应。

活动筹备阶段,社区依托“橙汇成长护新苗”项目的资源整合优势,做足了文化铺垫:专业社工结合青少年成长特点,将复杂的非遗技艺转化为适合儿童操作的简易流程;党员志愿者提前学习宋锦纹样寓意与苗银锻造故事,化身“文化讲解员”;老党员们从家中翻出珍藏的传统纹样图谱,为孩子们提供灵感素材。这种多方联动的模式,延续了“橙汇护新苗”项目中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的特色,让文化传承既有专业支撑,又有温度陪伴。

制作现场,孩子们的小手在宋锦布片与仿银饰间穿梭。有的孩子模仿党员志愿者讲述的“缠枝莲纹”故事,在冰箱贴上拼出寓意吉祥的图案;有的则将苗族“蝴蝶妈妈”传说融入创作,用金属片勾勒出灵动造型。孩子们边做边追问志愿者“宋锦为什么要织得这么密”“苗银花纹是怎么敲出来的”,好奇的眼神里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向往。这种“做中学、学中悟”的过程,与“橙汇”项目中“成长赋能”的理念一脉相承——不仅教会孩子手艺,更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活动尾声,“童声议事会”的小成员们意犹未尽,拉着党员志愿者分享创作心得:“缠枝莲纹真好看,原来老祖宗早就画出这么美的图案了!”“蝴蝶妈妈的故事太神奇,我要讲给小伙伴听……”家长们来接孩子时,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分享,忍不住笑着说:“这活动真不错,孩子不仅动手做了手工,还记住了这么多文化故事,比在家看书有意思多了。”

此次活动既是“橙汇成长护新苗”项目的延伸,更是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将文化传承融入儿童成长的创新实践。孩子们指尖的作品,不仅是手工成果,更是对“守护文化根脉”使命的稚嫩回应。在青龙社区,护航成长从不只是学业辅导与安全守护,更有对文化自信的培育——让每棵“幼苗”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既长知识,更立精神。而党群服务中心,也在这样一次次有温度的活动中,成为了居民想来、爱来、常来的“共享家园”。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