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2025年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暑期学子行纪实
2025-08-21 16:54: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胡雅轩

近日,由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与江夏携手开展的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活动由江夏区委组织部(区委党建和人才办)、区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16名实践团学生投身其中,在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旅程中,深度领略了“产学研融合、基层治理创新、文化传承发展”的独特魅力。

在这一个月里,16名实践团成员在各单位精心定制的实践岗位上,深度参与各项工作,了解政府框架与业务流程,协助完成政策解读、数据统计、项目申报等基础性工作。既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的产业脉动,也有“梁子湖生态保护区”的绿水青山,更有“中山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历史回响。与国内重点高校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优秀青年学子们既能触摸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也能感受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社会实践是青年成长的“第二课堂”,更是高校与地方发展的“双向奔赴”。

此外,同学们在团市委、团区委的组织下参加了2025年“青春武汉 约你同行”在汉百万学子行系列活动全国重点高校专场活动。活动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文魅力三大板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考察湖北武汉的足迹,深度感知武汉的澎湃发展动能和城市活力。

北京大学实践团领队李智宇同学在江夏区科投集团深入调研投资管理相关工作。她感慨道,通过旁听投资决策会议、参加专题培训和文件解读讲座等,她对投资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行业规范和投资决策的全流程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投资管理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更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严谨的分析能力。她表示,未来将不断提升自我,为投资事业积蓄力量。

在江夏区文化馆实习的缪可嘉同学同样来自北京大学,她表示,走访狮子山三眼桥、湖泗瓷窑址群等看得见的遗迹,感受传承人手中“看不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她对文物保存及文化传承有了深刻思考。她强调,此次江夏区提供的实习岗位与其专业和兴趣高度匹配,使所学知识得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既开阔了眼界,更展示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领域的广阔天地,激发了她对未来道路的无限畅想。

北京大学曾骏炜同学在区商务局招商专员岗位实习,其间他系统参与了江夏区招商引资全流程工作,重点聚焦企业研究与项目跟进两大板块。通过实践掌握了“项目接洽-尽职调查-商务谈判-决策评审-落地服务”的标准化招商流程,并深度参与了多个具体项目环节。他表示,这段实习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招商引资不仅是项目对接,更是资源整合与价值创造的过程。在后续学习中,他将重点提升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加强产业研究深度,建立更系统的行业分析框架;二是完善商务谈判技巧,掌握更灵活的项目推进策略;三是深化政策理解,提高资源匹配的精准度。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收官,是江夏区与国内顶尖高校深化合作、共育人才的重要里程碑。未来,江夏区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机制,精准对接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为区域发展注入创新动能。衷心祝愿各位同学以此为起点,将实践收获转化为成长动力,在未来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书写精彩人生!期待更多青年才俊选择江夏、扎根江夏,与我们共同绘就校地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