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黄陂丨八旬老党员吴启昌:十年修遍社区大小事,居民喊他“全能吴爹爹”
2025-08-29 12:21: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常怡

摄影摄像 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黄宣

在黄陂区前川街道德兴社区,有这样一位老党员——他虽然年近八旬,但依然精神矍铄,时而踮脚检查晾衣绳,时而俯身修理长椅,工具箱里的榔头与螺丝刀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他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

他就是吴启昌,是南德国际城小区出了名的“热心肠”。提起他,居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10年来,从参与社区治理到成为“全能维修王”,他将满腔热情倾注在服务邻里的事业中。

一根晾衣绳的十年坚守

“每天风吹日晒的,这个便民晒衣绳要经常加固、维护,要不就会变得松垮垮的。”近日,在南德国际城小区2栋顶楼平台上,记者见到正在给晒衣绳子做日常维护的吴启昌,阳光下,他的额头上早已滚满汗珠。

今年77岁的吴启昌,是土生土长的黄陂人,从前在黄陂区汽配厂工作,练就了一门好手艺,对维修各种生活用品特别在行。

2015年,吴启昌和老伴刘碧肖搬进南德国际城小区后,每当他抱着棉被来到楼顶时,看到横七竖八的晒衣绳让他十分苦恼。

“这哪行?”面对杂乱无章的私拉绳索,让这位“手艺人”萌生改造的念头。说干就干,吴启昌带着想好的方案多次走进社区居委会,联合物业制定出“分区晾晒+防风加固”的解决方案。

连续6天,他带着“老宝贝”志愿队加入社区施工队,帮忙测量、打孔、拉线,在烈日下将数百米长的不锈钢晾衣绳架成了“便民彩虹”。

“吴爹爹比自家装修还上心!”居民杨巧珍回忆,那段时间吴爹爹脚上还长着骨刺,每天一瘸一拐地坚持到现场,直到施工圆满结束,大家都很佩服他。

如今,这些钢丝绳依然笔直如新。居民们不知道的是,吴启昌每月都要带着扳手逐根紧固,雨季前还会给螺丝涂防锈油。

去年寒冬,他在检修时不慎划伤手掌,却只是简单包扎后又继续工作。“绳子松了可以紧,人心凉了可难暖。”吴启昌搓着结满老茧的手笑道。

从桌椅到家电的全能守护

社区活动室是居民们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桌椅板凳经常出现损坏的情况。这些吴启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些年,他利用自己年轻时掌握的维修技能,对损坏的桌椅进行逐一修理。有的椅子腿松动了,他就用钉子加固;有的桌面出现裂缝,他就找来木板进行修补。为了让维修工作更加高效,他还不断补充新的维修工具,小到螺丝钉,大到电锯,他的工具包越来越充实,而这些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

“只要能让大家在活动室里开开心心地,花点钱算什么。”吴启昌坚定地说。

家里小家电“罢工”,找吴爹爹;小区长椅松了,找吴爹爹;想要定制个小板凳,还是找吴爹爹……这些年,从修补桌椅到维修家电,吴启昌的工具包里,整齐码放着各种工具,每件都磨得发亮,这些“老伙计”们既记录着时代变迁,更承载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他真的什么都会修,我家炒菜锅铲的手柄就是他帮忙修的。”72岁的张冬娥告诉记者,吴爹爹的背后可有个热心的老伴,居民只要需要帮助的,刘碧肖都会喊来吴启昌,刘碧肖既是“贤内助”,更是“联络员”。

“老吴爱琢磨手艺,我就帮他记着哪家有事,分工不同,都是为大家服务。”刘碧肖望向吴启昌,笑容里透着默契。

十年来,“有事找吴爹爹”成了小区居民们的口头禅,他退而不休,用一双巧手和满腔热忱编织着邻里温情。

从3人到20人的治理接力

除了是社区的万能维修工,吴启昌还是社区建设与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当社区发出成立治安巡逻队的倡议时,吴启昌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

每天傍晚,他都会准时戴上红袖章,和巡逻队的队员们一起在社区里巡查。这个习惯他坚持了2000多天,累计行走超过1万公里。

他们仔细检查楼道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留意陌生人的进出情况,提醒居民关好门窗。在巡逻过程中,吴启昌凭借着对社区的熟悉和敏锐的观察力,多次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有一次,他在巡查时发现一处电线裸露在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他立即联系社区,并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直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吴爹爹总是以身作则,看到他这么尽心尽力,我们也想出一份力。” 一位新加入巡逻队的老党员说道。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退休老党员加入到治安巡逻队中来,治安巡逻队从最初的3人扩大到现在的20人,他们认领“环境监督员”“安全巡查员”“矛盾调解员”等岗位。

面对大家的赞誉,吴启昌笑着说,自己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只要自己能做的,都会尽力去做。因为这是对社会好、对社区好、对大家好的事。

“春风不染白髭须,岁月染白少年头。”尽管岁月在吴启昌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服务社区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榜样。他的事迹,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德兴社区,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中去。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