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厚植家国情怀:“江岸之光”沉浸式思政课赋能青少年成长
2025-08-29 18:12: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王峻

通讯员 孟姝琪

实习生 王明明 马玉梅

“一个俯冲!敌机狠狠掉入了滚滚江涛之中,陈怀民为中国空军谱写了一段悲壮的英雄史诗!”走进焕新启幕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来自武汉市解放中学的吴又存老师正声情并茂地向孩子们讲述着陈怀民烈士的感人事迹,现场同学们凝神聆听,眼神中闪烁着敬仰与震撼。

8月28日下午,“江岸之光·行走课堂”青少年主题思政实践活动在馆内顺利举办。来自育才怡康小学、汉铁初级中学等校的十余位学生齐聚纪念馆,在互动学习和体验参与中重温陈怀民、郝梦龄、张自忠的英雄事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之际,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旅程。

名师讲述:同上一堂思政课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武汉沦陷之际,诗人艾青写下这首泣血之作,道尽家国之痛与赤子深情。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吴又存老师深情朗诵的高昂声音回荡在八办纪念馆内,为这首诗赋予了新的时代回响。

吴又存以“铭记历史 爱国担当”为主题,为现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又感人的思政课。在分享的最后,吴又存激动地跟孩子们说,“我们当铭记这段厚重的血与火的历史,身为中国人,当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心,须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87年过去,历史的回响并未随时间消逝,它镌刻在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正如陈怀民路、郝梦龄路、张自忠路——这些沉甸甸的路名,共同汇向胜利街,构成了武汉独特的“英雄街区”。在今年的央视春晚武汉分会场,李现等演员就带领着武汉市民跑过了这片独特的街区,跑过了这段历史岁月,带着全国观众一起感受这首沉甸甸的爱国史诗。

在分享课堂上,吴老师慷慨激昂地重提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于1935年发出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面对这一历史之问,在场学生异口同声、铿锵有力地回应回荡在纪念馆中,也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来自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五年级的张绎辰同学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这里参与思政实践活动,他说:“吴老师的那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这不仅是历史之问,也是未来之问,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问下去!”

吴又存感叹道:“今天我讲这堂思政课就是要告诉学生,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让学生记住这段厚重的历史,这段血与肉的历史。”

专家解读:鉴往知来,青春作答

这次活动,还邀请了来自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王萌教授,与孩子们围绕“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展开专业解读,深刻地引导同学们跨越时空、深入历史现场。他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讲起,阐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并结合武汉保卫战等历史细节,生动剖析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同学们或低头记录,或凝神思考,沉浸于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叙事中。

“王教授讲到武汉保卫战时那段‘誓与城池共存亡’的决绝,让我特别震撼。”来自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七年级的余佳奇同学感慨道,“目睹老一辈革命家于战场之上为中国革命倾尽力量,我心有共鸣,在未来的学习生活里,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做新时代好少年,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王萌教授对这样形式的思政实践活动非常认可,“历史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一面照亮未来的镜子,希望青少年们缅怀先烈、铭记中华民族走过的这条奋斗路。”同时,作为大学老师,王萌更是鼓励孩子们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抗战精神应该永远地传递下去。”

沉浸体验:光影叙事,信仰传承

热情被两位老师调动起来后,孩子们兴奋异常。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同学们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拿起手机穿梭于馆中,以体验剧游的形式,身临其境感受全民族抗战的壮阔历程。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推出《英雄城市 抗战烽火——武汉抗战历史特展》。陈列柜中,陈怀民在笕桥航校使用过的皮箱、冼星海在武汉创作的《战时催眠曲》手稿原件、抗战时期孩子剧团的通讯等珍贵文物首次公开亮相,向同学们无声诉说着抗战岁月的艰辛与壮烈。孩子们手持剧游手册,借助多媒体AR技术,在“穿越1938—武汉献金运动”互动环节中重回历史现场,见证民众踊跃捐款、支援前线的感人场景。

看着孩子们纷纷掏出手机扫描馆内的迷你互动路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馆长周静感慨万千。“同学们通过参观展览,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能够更加铭记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挽救民族文化而做出的奉献,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信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周静说。后续,八办纪念馆将加强馆校合作,坚定为社会奉献的信念,“通过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朋友感受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周静介绍道。

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仍久久驻足,或在纪念展板前合影留念。张绎辰对记者说,“这段历史不仅在我的脑海中,更在我的心中。”

据悉,江岸区用好红色资源,贯通线上线下,连续两年开展“江岸之光·行走课堂”活动,持续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本次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走出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在思政实践中感悟抗战精神。活动现场全程录制,精华内容将作为江岸区“同上一堂思政课”和全区中小学校“百场主题班会”的优质素材,实现优质思政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深度传播,在青少年心中种下“强国有我”的种子。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