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优秀退役军人开学季进校园,红色精神伴青春启航
2025-09-01 19:3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徐国龙

9月1日,武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谋划,在武汉中学、东湖中学、中山路小学三所学校同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爱国情怀”优秀退役军人进校园宣讲活动。活动以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为载体,邀请许在喜、王学丽、胡新民3位优秀退役军人分别走进校园,用亲身经历与真挚感悟,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在青春心中播撒爱国种子,厚植责任担当。

王学丽:军装与社区的双重坚守

水果湖街道东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王学丽以“军装与社区的双重坚守”为脉络,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她曾为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大阅兵经历严苛训练:每天5分钟内完成起床集合,15分钟快速用餐,站军姿时汗水流进眼睛也不敢眨眼,长跑时双腿如灌铅仍咬牙向前,这段经历让她深刻领悟“合格军人就是遇困难不退缩”。退役后扎根社区,她将部队“团结”精神融入基层工作,从帮助独居老人解决生活难题,到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再到带领社区团队应对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王学丽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展现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责任与担当,让师生们深刻理解到,爱国不仅体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更体现在和平时期的每一份坚守与奉献中。

胡新民:革命军人的勇气和担当

“1985年的那个清晨,我们趴在战壕里,耳边是密集的枪炮声,眼前是战友们冲锋的身影……”活动现场,参加过对越作战的退役军人代表胡新民,胸前的勋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他以时间为轴,结合珍贵的老照片,向师生们还原了当年在边境战场上,战士们为守护国家领土完整、捍卫民族尊严,顶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壮烈场景。

从艰苦的战地生活到惊心动魄的经典战役细节,从战友间的生死情谊到对和平生活的珍视,胡新民的讲述朴实而真挚,时而激昂、时而哽咽,让在场师生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岁月,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崇高精神。台下,同学们挺直了腰板,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感动,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许在喜:为民族复兴而读书

“炮兵英雄连”原连长许在喜则带来了热血沸腾的战斗记忆。他参加对越作战,为突破敌军攻势,果断将火炮推至前沿阵地“大炮上刺刀”,四班战士即便负伤也坚持战斗,誓与阵地共存亡。最终连队被授予“炮兵英雄连”称号,他也作为英雄连长参加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退役后,他从警期间带领青年民警夺得“武汉市青年文明号”,退休后仍不辍传承红色精神,编著《雄关漫道》等书籍,担任校外辅导员七八年。结合武汉中学“朴诚勇毅、忠恕任事”的校训,他勉励同学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用热血换来的,新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你们手中,要把大别山精神转化为‘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行动,成长为能担当的栋梁。”

“这堂‘开学第一课’比课本上的知识更生动、更有感染力。通过胡爷爷的讲述,我不仅了解了更多抗战历史和退役军人的故事,更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山路小学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今后会以革命先辈和优秀退役军人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活动的学校负责人表示,此次优秀退役军人进校园宣讲活动,为师生们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英雄、学习英雄的平台,让爱国主义教育变得可听、可感、可学。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