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老兵“桥”见未来
2025-09-04 18:51: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苏保卫 苑忠熙

“天堑何以变通途?”“一桥飞架两岸铺!”

9月3日下午,武汉市委党校退役军人在学校组织参观中国桥梁博物馆时,发出这样的疑问,并在现场找到了答案。

“今天上午集中观看阅兵式,受阅部队的威武雄壮、各式武器的扎堆亮相,让我心潮澎湃;此刻,面对这些似历史画卷、如时代经纬的世界名桥,我深刻体会到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教师杨艳军的话引发共鸣。

“阅兵式,既是民族自强的壮丽史诗,更是和平发展的时代宣言;桥梁建设,是材料与结构的交流碰撞,也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创新。军事装备的迭代升级,桥建工程的日新月异,展示了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教师孟巧凤由衷感慨。

“无论军事装备,还是桥梁建设,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追求极致的匠心。无论是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霸气,还是天堑变通途的壮举,都闪耀着科学技术和工匠精神的璀璨之光。”教师高志华吐露心声。

“民族史上有屈辱,抗战精神不屈服。”“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在场的老兵你一言、我一语,亮出彼此的观点。他们说,党校工作不正像架桥一样吗?党校对经济社会发展不直接产生推动力,而是通过“为党育才 为党献策”,继而通过“才”和“策”发挥作用、产生力量、奉献社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将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各层级学员现实之需,量身打造、因材施教,架好“教学与科研之桥”;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实践所需,强化对策研究,架好“理论与实践之桥”;拓宽研究视野和教学领域,目光从长江经济带延伸到跨境领域,架好“武汉与世界之桥”。

据悉,退役军人数量约占武汉市委党校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已成为该校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