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生活撑起“尊严伞”
2025-09-12 17:33:00 来源:极目新闻

近日,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街道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开工,武昌区残联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入户查看进度。走访中,残疾居民及家人的热情令人动容:递一杯温水、嘱一句安全、帮一把递工具。

声音里难掩的微颤、眼眸中藏不住的激动,真实印证着这项政策的分量,它不是流于表面的“形象工程”,而是切中残疾人需求、承载生活期盼的暖心惠残举措。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看似只是装扶手、降灶台、平地面的“小事”,背后却连着大民生。一根扶手,能让行动不便者稳稳站起;一次灶台改造,能让视障居民安全烹饪;一套坐便器,能终结如厕难的痛苦。

在去年的改造工作中,楚材社区徐师傅家新装了热水器,圆了他多年“痛快洗个热水澡”的心愿;户部巷社区严师傅家的蹲厕改坐厕,解决了如厕后起身的难题;数十户残疾家庭装上的烟雾报警器,更是织密了燃气安全防护网。这些细微改变,不仅实实在在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更传递出信号:残疾人群体从未被忽视,他们理应拥有更安全、更有尊严的生活。

政策有高度,民生才有温度。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让无障碍环境建设迈入法治化轨道。武昌区残联连续多年划拨专项资金,以真金白银推动无障碍改造走进千家万户,这不是一时的临时之举,而是国家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行动,彰显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民生情怀。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既是社会文明的“试金石”,也是共同富裕的“必答题”。我国8500万残疾人是全体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果,理应由他们共同共享。无障碍改造拆除的是有形的障碍,搭建的是便利的桥梁,温暖的是残疾人的心田,让他们能更有底气地融入社会、拥抱生活。

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社会助残意识的不断提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必将向更深层次、更广泛范围推进。这项工程不仅是惠残利民的具体实践,更是一份庄严承诺: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未曾落下残疾人;未来的征程上,更不会让任何人掉队。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有尊严地生活、有机会绽放光彩,这既是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深远意义,也是社会走向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徐众)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