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夏璞玉
近日,武汉市硚口区上演暖心一幕:初秋的午后,一位外卖骑手在奔波途中按下“温暖加速键”,用果断行动诠释了新就业群体的责任担当。他用行动证明,新业态从业者不仅是城市生活的“服务者”,更是基层治理的“新纽带”,让社会担当始终跃动着善意的温度,让互助的温情在街头涌动。
危急时刻,他选择“暂停”订单
9月1日下午2时许,硚口区古田街道古德兔户外工作者驿站驻站平台“饿了么”的骑手徐泉如往常般穿梭在送餐路上。行至园博园附近时,他发现路边一辆电动车侧翻在地,车辆有事故损坏痕迹,一位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手部鲜血淋漓,神情痛苦。徐泉立即停车询问,得知伤者周女士因事故导致手部开放性伤口,血迹明显,需紧急就医。
“订单可以等,生命不能等!”徐泉果断暂停接单系统,先将散落的电动车移至安全区域,避免二次事故,随后协助周女士用手机定位家属位置。因救护车抵达需时间,他当即决定用电动车载周女士前往最近的医院。途中,他一边安抚情绪紧张的周女士,一边与家属保持通话,最终在抵达医院前与赶来的周女士母亲顺利会合。确认伤者得到妥善照顾后,徐泉悄然离开,重新投入工作。
当月,一面印有“危难伸援手 善举暖人心”的锦旗被送至古德兔户外工作者驿站。周女士母亲表示:“当时女儿受伤,加上情绪也不稳定,若非骑手徐泉及时相助,后果不堪设想。他不仅救了人,更让我们感受到外卖骑手群体的善意。”面对赞誉,徐泉表示:“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平时驿站常组织急救培训,站点及社区也提醒我们‘送餐路上注意安全’,现在能帮到别人,也是欣慰。”
新就业群体:城市文明的“流动纽带”
徐泉的故事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以外卖骑手、快递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日均穿行大街小巷数十公里,既是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保障者,也是城市安全的“移动探头”。
在硚口区,古田街道古雅社区辖区内的古德兔驿站等户外工作者服务站点通过提供歇脚、充电、急救培训等暖心服务,让骑手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而骑手们也以“随手拍”“顺手帮”等方式反哺社区,形成“服务——回馈”的良性循环。徐泉的善举,正是“社区——企业——骑手”三方共建共治的生动缩影。当“争分夺秒”的外卖骑手为生命按下“暂停键”,当“流动”的职业群体成为社区温暖的“固定坐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善举,更是一座城市对新就业群体的价值认同。车轮滚滚,载着人间烟火,更传递着文明的温度——这或许就是新时代“陌生人社会”中最珍贵的默契。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