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程琪薇
“小时候过中秋,一家人围在院子里吃月饼、赏月亮,现在是社区把大家聚在一起做灯笼、话家常、看演出,真热闹!”居民张大爷感慨道。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际,武汉市青山区冶金街道围绕民俗体验、文艺展演、便民服务、书香传承四大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让居民群众在温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欢声笑语中凝聚社区向心力。

民俗是节日的魂,街道各社区以传统手工艺为纽带,让居民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节日氛围。科技苑社区的互动巡游尤为亮眼,傍晚的小区里,憨态可掬的熊猫玩偶、扮相俏皮的骑单车小丑,还有灵动喜庆的舞狮队伍,一同从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出发,沿着各楼栋缓缓前行。队伍所到之处,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笑着挥手致意;孩子们兴奋不已,追着玩偶与舞狮奔跑打闹,清脆的笑声洒满一路。手工互动区同样热闹,孩子们跟着志愿者剪窗花、做灯笼,老人牵着孙辈手把手教学,旁边棉花糖摊位的甜香漫溢广场,陌生邻居在协作中逐渐熟络。悦达社区联合栢穗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兔子宫灯制作,年近七旬的沈阿姨完成珠串装饰后感慨“我竟然做出来这么精致的灯”;此外,社区邀请党员、退役军人、新就业群体分享社区变迁,从“水泥石凳到木质休闲椅”的讲述引发共鸣,后续投壶、套圈等运动中居民踊跃参与、欢歌不断。名流社区组织高龄老人、退役军人、少数民族代表,讲述“嫦娥奔月”神话与国庆由来,制作中秋纸灯笼,20余盏绘有嫦娥、印着五角星的灯笼挂满现场,伴着月饼香甜,邻里温情愈发浓厚。
文艺是情感的桥,各社区以汇演为载体,将家国情怀、民族团结与社区新貌融入节目,让居民当主角、展风采。现代花园社区在B区小广场举办汇演,舞蹈《中国你好》拉开序幕,时装表演《共筑中国梦》展现老年人风貌,合唱《歌唱祖国》《社区就是我的家》引发全场跟唱,太极游龙拳、工笔画等展示尽显才艺,楠姆社区联合长江康养开展汇演,爱思学幼儿园小朋友跳《精忠报国》显朝气、演《中秋月儿圆》传温情,青山绿水艺术团的新疆歌舞非洲鼓《窈窕淑女》带动全场互动,社区工作人员自编自演的三句半用方言讲禁毒反诈,句句接地气。南干渠社区文艺汇演中,12个节目均由居民与共建单位员工自编自演,鼓立方青少年敲《一号公寓》显活力,武汉五中学生跳《红旗颂》礼赞祖国,退役军人文艺队用电吹管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续军人担当。欣城社区文艺汇演以激昂鼓乐开篇,开场舞《祝福祖国》点燃氛围,廉政诗歌朗诵《高唱廉政劲歌,喜看祖国发展》将氛围推向高潮,蒙古舞《草原的一切》、银发时装秀接连上演,满含家国情怀。科技苑社区党员带领居民跳新疆舞《渴望》展现民族团结,老年学校京剧班学员的《京歌》融合传统与现代,魔术表演让观众喝彩不断。
服务是治理的根本,各社区将便民举措融入节日活动,把关怀送到居民身边。欣城社区联合长江康养志愿服务队,在
活动现场设置便民磨刀点和宣传服务台,“嚯嚯”的磨刀声里,志愿者将居民用旧的菜刀重新打磨得锃亮;宣传台前,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清积水防蚊虫”“居家安全”“禁毒知识”资料,耐心讲解秋季疾病预防和用电用气常识,把安全理念融入节日叮嘱。通达社区开设义诊专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带着血压仪、听诊器为居民免费检查,为测血压的张大爷提醒“盐再少放点儿”,给咨询关节疼的王阿姨现场示范拉伸动作,活动间隙还端上月饼和热茶,让居民在健康服务中感受邻里温情。楠姆社区在文艺汇演后,一边为退役军人讲解政策福利,一边向居民发放禁毒手册、用案例普及毒品危害,还专门为小朋友设置毒品模型展示区,教孩子们识别毒品;南干渠社区在汇演中穿插医保政策有奖问答,让实用知识在互动中传递。这些便民举措,既回应了居民日常需求,更让双节的温暖直抵人心,成为冶金街道服务居民、凝聚民心的生动实践。
书香是文明的韵味,各社区以图书为媒介,让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在邻里间传递。现代花园社区公共图书馆联合长江康养老年人服务中心,推出“书香+手作+灯谜”活动,竹编DIY环节,工作人员展示融入中秋玉兔、国庆五角星的作品,讲解灵感源自馆藏《中秋民俗图鉴》;灯谜区悬挂“中秋月色露生花(打一成语)”“一寸光阴一寸金(打一爱国诗句)”等题目;诗词诵读会上,工作人员读《水调歌头》,居民念《月夜忆舍弟》忆老家中秋,儿童诵《祖国妈妈》传童真,最后全场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碧苑花园社区设图书捐赠区,居民拎着书籍踊跃参与,李大姐抱着5本儿童绘本说“我家娃长大了,这些书给困难家庭孩子,让他们也多看看”;“知书达理・有奖互动”环节,围绕中秋民俗、国庆历史提问,居民在问答中传承传统文化。
下一步,冶金街道将持续搭建邻里互动平台,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让双节的欢歌与温情,化作社区和谐发展的长久动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