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逐光者⑦丨铜锣声里的暖心书记,十八年来温暖社区每一户
2025-10-06 20:48: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常怡

在武汉市江汉区民权街打铜社区,只要提起倪娟的名字,居民们总会不自觉地露出笑容。她是社区里出了名的大忙人,可再忙碌的日子里,那爽朗的笑声也从未缺席,总能绕过社区的几条小巷,轻轻地落进每一位居民的心坎里。作为打铜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她的脚步遍布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每当居民们碰到她,无论是咨询低保政策、打听就业信息,还是反映环境卫生问题,她都笑着一一回应,耐心又细致,仿佛居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孩子们的义务妈妈

“倪妈妈,祝你中秋节快乐!”10月6日上午,倪娟的手机便传来熟悉的视频铃声。屏幕里,干女儿菁菁带着笑意挥动着手,身后是满桌的月饼与绿植,母女俩你一言我一语聊起近况——菁菁孩子的趣事、社区里的新变化,清脆的笑声透过屏幕,成了这个中秋最暖的开场白。

今年49岁的倪娟,是土生土长的“打铜伢”。2007年,她带着对家乡的眷恋考入打铜社区工作,2012年起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十八载春秋里,她见证着老社区从斑驳旧巷蜕变成整洁宜居的幸福家园,更用真心换真心,与居民们结下了胜似亲人的情谊,而菁菁,正是这份情谊里最动人的一笔。

这份缘分始于2009年的一次入户走访。彼时,倪娟敲开了菁菁家的门,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低矮的房间里陈设简陋,因菁菁母亲患鼻咽癌多年,家里早已家徒四壁,小小的菁菁眼神里藏着与年龄不符的怯懦。

“不能让孩子在困境里失去笑容。”倪娟当时暗下决心,主动当起了菁菁的“义务妈妈”。从那以后,她的口袋里总揣着给菁菁的小零食,工作之余总会绕到家里和孩子谈心,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她“好好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每年春节,她会带着新衣服和年货上门,六一儿童节时,她又会和同事们一起准备书包、文具等作为礼物。在倪娟的悉心呵护下,菁菁渐渐变得开朗自信,学习成绩稳步提升,还荣获了武汉市“十佳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时光荏苒,曾经的小女孩如今已为人母。去年菁菁结婚时,倪娟特意作为证婚人站在她身边。看着身披白纱的菁菁,她眼眶泛红。

“没有倪妈妈就没有现在的我。”谈起倪娟,菁菁话语里满是感激,在她的记忆里,倪娟早已不是单纯帮助自己的社区书记,而是融入生活点滴的“家人”。

这些年在打铜社区,像菁菁这样被倪娟温暖过的女孩,还有5个。在社区“关爱女孩俱乐部”里,倪娟不仅是政策宣传员,更是孩子们的“成长引路人”。她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特殊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个孩子的生日——哪怕工作再忙,到了日子她总会提前准备好崭新的笔记本或精致的文具,在扉页上写下暖心话语。每逢开学季,她更是忙得脚不沾地,逐一走访孩子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业需求,积极协调社区慈善基金,为困难家庭的孩子申请助学金,“一个都不能少”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个孩子的求学梦。

助力铜小匠“活”起来

“出门关好水电,平平安安每一天。”每天清晨,打铜社区的窄巷老屋间,总会准时响起地道的武汉方言与清脆悠长的铜锣声。倪娟手提那面可追溯至明末清初的铜锣,带领志愿者队伍穿梭其间,这场晨间巡防,她已坚持了十余年。

倪娟的指尖划过锣面的光泽,那是岁月与责任沉淀的痕迹。曾经,这里是手工铜匠会聚的“打铜街”,铜器叮当声里藏着老武汉的烟火气。如今,它成了繁华江汉路商圈背后的打铜社区,而那面铜锣,也从昔日的行业符号,变成了社区治理与现代守护的“信物”。锣声响起,是安全提醒,是邻里问候,更是社区凝聚力的象征。

为了让百年铜文化“活”起来,倪娟动了不少心思。她带领社区打造专属文化IP“铜小匠”,以这个憨态可掬的形象为核心,衍生出覆盖全人群的志愿服务品牌矩阵:“铜小花”温柔守护妇女儿童,组织亲子活动、女性课堂;“铜小兵”贴心关爱退役军人,上门走访、协助办理事务;“铜小虹”专注社区安全,排查隐患、开展应急演练……“铜小匠”家族不仅走进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还走出了打铜街:武汉马拉松的赛道旁,有“铜小匠”志愿者递水加油;国际展示会的展台前,有“铜小匠”讲述打铜社区的故事,让更多人听见老街区的新声音。

在倪娟的带领下,打铜社区的变化不止于文化传承。她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累计引入近百万元社会资金,用于社区环境改造、设施升级、服务优化。这份付出换来了沉甸甸的荣誉: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湖北省青春社区计划金奖”等十余项称号;她个人也收获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湖北省优秀社区书记”等三十多项表彰,2025年,作为武汉市基层代表,她更登上央视春晚分会场舞台,用朗诵传递武汉社区工作者的风采,让打铜社区的故事被全国观众看见。

“现在越来越多人知道我们的铜小匠,也越来越多人知道我们有个好书记。”居民们提起倪娟,夸赞的话总也说不完。有人是社区事务的“当家人”,大小事找她准没错;孩子们喊她“义务妈妈”,她会记得每个孩子的生日,会在放学后帮家长照看孩子。十余年里,她把真心和热情都“种”在了打铜社区:帮独居老人买菜送药,调解邻里间的小矛盾,组织社区联欢会让老街坊们热闹相聚……她的笑容,像社区里最温暖的阳光,洒在窄巷的青石板上,也照进居民们的心里。

铜锣声依旧每天在社区响起,倪娟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在她的守护下,打铜社区不仅留住了老武汉的文化根脉,更长出了现代社区的幸福模样,这里有铜文化的厚重,有志愿服务的温暖,更有一位“暖心书记”用十八年坚守,书写的基层治理温情答卷。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