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曾媛 史云龙
也许寻找诗和远方不用跨越千山万水,诗意的栖居与心灵的远方,或许就藏在城市边缘那片被湖光山色浸润的乡野之中——在武汉江夏,一个名为“安山外”的地方,正静静等待着您的到来。

守护绿水青山,书写生态诗篇
“安山外”的诗意,源于安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安山,原名马鞍山,因其境内一座主峰形似马鞍而得名,这里版图面积110平方公里,毗邻斧头湖与鲁湖两大水系,山水相依,林田密布。

安山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生态瑰宝,被列入《2020年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数万只候鸟来此栖息,为静谧而充满野趣的安山国家湿地公园带来了无限生机。
安山郊野公园与青春村樱花园进一步点缀了这片生态画卷。安山郊野公园内5000亩苗木花卉基地打造出梨花谷、桃花谷、荷花谷、樱花谷等特色景观,森林覆盖率超60%,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天然氧吧。每年春季,青春村樱花园5000株早樱盛放,如雪如云,游客们可以在花海中感受落英缤纷的浪漫。初冬时节,红叶谷与青春村郭家湾的枫树层林尽染,绘就一幅绚丽的诗意画卷。

在安山,春赏“飞花”,夏采“飞果”,秋观“飞地”,冬观“飞鸟”,四季轮回成了一首流动的诗,依托独具特色的“飞品”资源,安山以生态为底色,以自然为诗篇,绘就出一幅“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振兴图景。
文脉传承,聆听历史回响
安山外的诗意,亦镌刻于深厚的历史文脉之中。考古研究表明,新窑村的青瓷文化可追溯至晚唐五代,延续近500年,现存26处古窑遗址及12处明清古民居。如今,新窑村正推动文旅融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中焕发新生。

百年古树亦是安山历史的见证。青春村366岁的罗汉松,传说由当年进京赶考落榜,后来重返考场考上武状元的族人亲手种下,寓意“东方不亮西方亮”,努力终有成。桥边余湾的枫香历尽沧桑,仍巍然屹立。这些“绿色活化石”承载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记忆。在八一村吴家边湾南面的牛头山上,马鞍山煤矿的水塔默默伫立,诉说着张之洞实业救国的风云岁月。
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安山外”的文旅实践提供了灵感与底蕴。诗,不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辞藻,更是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田园牧歌,奏响时代交响
有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基底和历史文脉的积淀,“安山外”的创新实践便有了立足之本。安山外·渔乐农场作为鲁湖农业迪士尼项目的首发阵地,其核心价值在于对“诗与远方”进行了一场成功的当代转化。

它用“IP化叙事”书写田园诗。项目以原创“渔乐家族”IP为核心,围绕桂叔、翘姐、黑仔、卢小厨、廉博士、青侠六大角色,精心打造了萌宠部落、渔乐营地、撒欢乐园、渔乐食光、鱼遇稻田、虾趣奇妙岛六大主题功能区,构建完整的故事化场景,让传统的农耕体验转变为沉浸式的童话冒险,使“诗”变得可感、可玩、可共鸣。
它用“潮流化表达”重新定义“远方”。首届鎏光电音露营节的举办,是点睛之笔。当白天在“虾趣奇妙岛”享受捉鱼摸虾的野趣,在“萌宠部落”与可爱的动物互动之后,夜晚的农场被鎏光舞台的电音和光束点燃。在星空下,帐篷串灯如梦似幻,动感音乐与自然之声交织。这种将田园牧歌与潮流电音融合的尝试,打破了人们对乡村“土味”的刻板印象:远方,可以是静谧的,也可以是热烈的,可以是怀旧的,也可以是新潮的。

国庆假期仍在继续,游客热情与消费活力持续攀升。截至目前,安山外·渔乐农场累计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日均接待量超三千人次,带动各类消费超75万元,并直接提供逾百个就业岗位。
安于山野,乐享田园
“安山外”既指安山这片土地,更寓意一种“安于山野之外”的生活哲学。在这里,诗是四季轮转的生态美景,是古窑遗址的历史沉吟,是樱花树下的落英缤纷,也是渔乐农场的IP童话。远方是湿地公园的万鸟翔集,是郊野公园的花海漫步,是电音露营节的星空狂欢,更是和美乡村的宜居画卷。

“诗与远方”不需要遥远的征途,只需要一颗向往美、发现美的心,在鲁湖的波光里,在湿地的鸟鸣中,在古树的绿荫下,在农场的欢笑间,亲身感受诗与远方。
期待市民在假日里纷纷下乡,见证和体验湖北首座乡村迪士尼:徜徉鲁湖边,开心安山外。(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