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成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喊话游客……
2025-10-22 17:33: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李庆

实习生 黄梦媛

通讯员 熊欢 陈雅岚

一尾江夏鳜,跃动鲜美;一枝蔡甸莲藕,粉糯香甜;一根汉南玉米,清甜爆浆;一罐汪集鸡汤,难忘鲜香……这些带着泥土芬芳、承载着农民匠心的“武汉味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从田间直达餐桌、走进千家万户……

10月22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武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样板有关情况,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武汉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努力描绘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武汉画卷”,乡村振兴取得了扎实成效。

武汉作为一座超大城市,繁华都市之外还拥有更为广阔的乡野田园,两百多万乡亲在这片热土辛勤耕耘。

近年来,武汉累计建成245万亩“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同时,全力擦亮“武汉·中国种都”金字招牌,以科技赋能农业,良种覆盖率超过98%,全市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8亿斤以上,淡水产品、蔬菜、猪肉的总量自给率,在全国经济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位居前列,“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盈。

会上介绍,随着农文旅融合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田园乡村成为“宝藏打卡地”。如今的武汉乡村,道路更宽敞、河水更清澈、村庄更整洁。武汉近年来成功创建了1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2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打造了33条美丽乡村示范片带、64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湾。一大批特色村落、美丽村庄“颜值爆表”,成为新晋的“宝藏打卡地”。

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所有行政村都实现了自来水、卫生公厕、村村通客车、寄递物流网点、5G网络“五个全覆盖”,乡亲们生活便捷度大幅提升。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教联体覆盖90%以上农村学校,“30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逐步完善,区、街、村三级联动的养老设施“骨干网”越织越密。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武汉推动农业规模化、设施化、数智化、品牌化发展,近四年来,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从442亿元增长到507亿元,年均增长4.7%,农产品加工产值稳定在3100亿元以上,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如火如荼,越来越多农民在乡土田园中找到了“金饭碗”。另一方面,积极为农民“走出去”务工创造条件,加强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农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近四年来,武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7万元增至3.35万元,年均增长7.2%。

武汉的农业产业充满“硬核科技”,会上介绍,武汉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武汉·中国种都”双核驱动,高产高蛋白玉米、“稻米造血”等农业“黑科技”不断涌现,全国种业首个大科学装置在汉建设,智慧大田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农业数字经济总产值近百亿元。随之而来的是乡村价值的重塑提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近四年,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从5100万人次增长至71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48亿元增长至232亿元,乡村正成为市民向往的“诗和远方”、青年追逐梦想的“创业蓝海”。

“眼下秋意正浓,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正是畅游山水、田间采摘、古村寻韵、夜游烟火的好时节,欢迎大家一起来乡野拾趣、感受田园牧歌。”在发布会上,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向市民和游客喊话,诚挚邀请大家都到武汉乡村“打卡”,为美丽田园“打call”,“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品年”,解锁更多“宝藏”玩法。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