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孙婷婷
摄影肖灏
通讯员胡雪琴
“小学时校园里响起的防空警报声,我印象深刻。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也让我对人防工程有了最初的认识。而今天这场实战演练,让我真正学会了救护、疏散这些重要的技能。”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初一(六)班学生叶杨烨说道。10月24日,该校操场上举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人防综合演练,14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在模拟实战中熟悉了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的完整流程,深化了对人民防空的认识。


演练现场,随着预先警报划破长空,同学们迅速反应,携带人防应急包,在老师的指引下沿预定路线快速向人防工程转移。撤离过程紧张而有序,脚步声、指令声与警报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安全教育图景。在地下空间内,老师及时对学生们进行心理疏导,安抚紧张情绪;而未及进入人防工程的同学们,则迅速利用走廊墙角、坚固墙体等就近掩体进行隐蔽。“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这样的场景,学会了如何利用掩体保护自己。回去之后,我还要把这些知识教给爸爸妈妈。”13岁的肖焕同学分享道。


除了防空袭疏散流程,现场还模拟了人员救护与防化处置环节。同学们动手用床单和竹竿制作简易担架,学习正确穿戴防护服,并参与模拟空间消杀。在消防灭火演练区,汽车起火、室内火灾等场景轮番上演,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在不同险情下如何科学自救与求救。参与汽车火情演练的12岁杨正一同学说:“平时老师也讲过这些知识,但通过实战,理解得更透彻了。”


长期以来,武汉市国动办持续推进“国防动员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每年以“10·25”为契机,市、区两级国动办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防空防灾演练,帮助学生识别三种防空警报、熟悉周边人防工程位置、掌握应急避险技能,推动知识从“听得懂”“学得会”向“用得上”转变,并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助力全社会提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此外,武汉市国防动员办公室联合武汉市教育局,将防空防灾知识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年度教学计划,每年向20多万学生发放《小学生防空防灾知识》《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等教材,武汉市也因此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人防知识教育全覆盖。

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校长蒋文艳介绍,学校将人防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设置相应教学内容。十余年来,学校坚持开设人防知识课程,配备专业教师授课,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常态化开展防空疏散演练,使演练成为“行走的课堂”。学校还充分整合教师资源,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包扎、灭火等急救技能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切实增强学生的防空防灾意识与应对能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