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证物“开口说话”,江磊:在无声物证中聆听正义的回响
2025-10-27 12:21: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王峻

实习生 王明明

通讯员 满潇 罗潇

藏在保险柜门内侧的一枚微小痕迹,可以揭开一桩窃案的迷雾;一段被尘封十余年的旧日物证,能够还原血案的真实面目。在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技术中队长江磊的眼中,这些物证并非冰冷的客体,而是“会说话的关键证人”。从14年前那个徘徊在乡间土路上的迷茫新警,到如今在武汉市“先锋杯”刑事技术比武中力拔头筹、并被授予“武汉五一劳动奖章”的业务尖兵,江磊的成长轨迹,正是一条用技术淬火、以仁心打磨的求真之路。他对真相“念念不忘”,物证与时代便报之以最清亮的“回响”。

淬火:基层历练中的成长

2011年秋天,一辆旧富康车颠簸在通往武汉市蔡甸区乡间的土路上。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江磊坐在副驾驶座上,望着窗外逐渐稀疏的楼房,心里泛起一丝迷茫。“如果不是所领导一路上的鼓励,我可能真的会掉头回去。”回忆起十四年前的那个下午,江磊坦言。

这个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的学生,怀揣着“为生者权,为逝者言”的理想加入警队,却被分配到偏远的侏儒山派出所。从法医专业到社区警务,巨大的落差让他一度不知所措。

“记得第一次调解邻里纠纷时,我照着课本上的法条讲道理,结果双方越吵越凶。”江磊笑着回忆,“还是老所长过来,三言两语就化解了矛盾。”从那以后,这个戴着眼镜的大学生开始虚心向老民警学习群众语言。

“社区民警的核心责任就是‘打、防、管、控’四个字。”师傅的这句教导,至今印在江磊心里。然而,真正让他意识到肩头责任的,是一次打击传销的集中收网行动。

那天晚上,所里带回了15名传销骨干。看着战友们忙得脚不沾地,江磊却因为缺乏经验插不上手。“我在楼上楼下转悠,想帮忙倒杯水都显得多余。”回忆起那个夜晚,江磊语气低沉,“那种无能感像针一样刺痛了我。”

从那天起,这个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开始疯狂学习办案流程、钻研审讯技巧。“没有过硬的本领,忠诚就是一句空话。”他把自己泡在案卷里,跟着师傅出现场,一点点积累经验。半年后,他已经能独立办理行政案件;一年后,他开始参与刑事案件侦办。

“那段时间,我白天跟着师傅走访群众,晚上自学法律知识,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江磊说,“但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公安工作。”

回归:在物证中寻找真相

2014年,江磊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法医岗位。面对每一起案件,他都秉持着“现场不会说谎”的信念,在细微处寻找真相。在一起看似简单的情侣殉情案中,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从一个极易被忽略的细节入手,侦破了这起精心策划的刑事案件。这让他深刻认识到,法医工作既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对细节的执着追求。

2024年10月,新农辖区发生一起巨额现金被盗案。嫌疑人反侦查意识极强,现场被精心清理,前两次勘查均无功而返。“触物留痕是铁律,绝不能放弃。”第三次勘查时,江磊带领队员对保险柜进行“扫描式”处理。在近乎绝望之际,终于在柜门内侧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提取到关键生物物证。破案后,受害人紧握他的手连声道谢。这样的场景,在江磊14年的从警生涯中屡见不鲜,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我们要学会与遗憾共存,但绝不能与懈怠为伍。”

除了侦破现案,江磊还带领团队系统梳理历年命案积案物证。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多起尘封十余年的命案得以告破。“只要物证还在,真相就永远不会被彻底掩埋。”这是他经常对年轻技术员说的话。每起积案告破后,他都会组织案例教学,将经验传承给新一代技术民警。

温度:在严谨中保留温情

与冰冷的物证打交道多年,江磊却格外重视工作的“温度”。他常说:“技术是冰冷的,但人心是温暖的。我们既要用专业的技术追求真相,更要用温暖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当事人。”

2023年,张湾街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家属对“意外死亡”的结论难以接受。面对情绪激动的家属,江磊没有简单回避,而是特意安排时间,邀请他们到单位观看监控视频,详细解释警方的勘查过程。

“您看这里”江磊指着监控画面暂停的瞬间,“根据我们多次现场实验,在这个位置不可能发生您怀疑的情况。”三个多小时的耐心解释,他用专业的分析和真诚的态度,慢慢化解了家属心中的疑虑。临走时,一位老人红着眼圈对他说:“谢谢你没有把我们当外人,这么耐心地给我们讲明白。”

这种“温度”不仅体现在工作中,也延伸到家庭里。起初,家人对他选择法医这个特殊职业并不理解,特别是妻子对他随时出警、频繁加班的工作节奏颇有怨言。“记得有一次,正吃着年夜饭,接到电话就要赶去现场。出去到了大半夜才回来,身上一身异味儿。”江磊回忆道,“妻子当时很不理解,觉得这个职业太辛苦。”

然而,江磊没有过多辩解,而是用行动让家人逐渐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他会适时分享破案后家属释然的感动,讲述通过技术手段还逝者公义的瞬间。慢慢地,家人的态度从不解转变为支持。“现在妻子总会叮嘱我注意身体,让我能安心工作。”说到这些,江磊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

在他的影响下,整个技术中队都秉持着“技术工作既要严谨求实,也要有人文关怀”的理念。这种独特的团队文化,让冰冷的刑事技术工作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24年,江磊迎来了从警生涯的一个重要时刻——在武汉市公安局组织的“先锋杯”刑事技术比武中夺得个人第一名。

比赛现场,他在模拟勘查环节表现出色,不仅准确提取到关键物证,还通过细致的观察推断出作案过程。“嫌疑人应该是左撇子”他在陈述环节自信地说,“从痕迹的力度和方向可以判断出来。”

评委评价他的操作“既规范又富有创造力”。

“这份荣誉属于整个团队。”江磊谦逊地说,“是基层历练教会我如何思考,是前辈的传承让我懂得责任。”

如今,已是技术中队中队长的江磊,依然保持着亲自出现场的习惯。“每次勘查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他说,“现场教会我们的,远比课本上来得深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是江磊的座右铭。他对真相念念不忘,物证便给予他揭示谜底的回应;他对职责念念不忘,平凡岗位便绽放出敬业奉献的光彩;他对生者念念不忘,冰冷的法医工作便拥有了抚慰人心的温暖力量。在无声的物证世界中,江磊继续以技术为钥,以仁心为灯,聆听着正义深沉而悠远的回响。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