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樊菲 邓瑶
10月24日,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街道举行“中华碳路人·红色低碳定向赛”,解锁“红色”+“绿色”新玩法,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行动践行绿色承诺。

定向赛由70余名参赛者组成25支队伍,沿着武昌农讲所、都府堤社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社区科普馆、斗级营-户部巷街区红色讲堂等地标一路打卡。在农讲所,通过红色知识问答叩响历史之门;在长江边,用镜头记录生态之美,朋友圈接力传递“长江大保护”理念,每一步都是对红色基因的赓续。
主办方给大家发放垃圾袋,参赛者边打卡边“寻宝”——拾取可回收垃圾还能积分。在回盛生物大楼,大家参加低碳行为沙包投投乐活动,宣传无纸化办公等低碳理念;在斗级营-户部巷街区,“低碳寻宝”游戏引导大家发现隐藏在街角的“垃圾分类点”,了解社区智慧低碳数字平台。参赛队伍每通关一个项目都可以盖上一个打卡印章,所有队伍最终共同拾取了约15KG的塑料瓶等可回收物,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减碳成效”。
本次活动是街道联合辖区生命健康、文化传媒等重点企业,携手多家低碳环保公司共同打造了这场盛会。从“低碳行为沙包投投乐”到“联投ZUI美天台”的“希望之树”,从都府堤社区“长江大保护”主题义卖点到汉阳门花园“惠节电”宣传点,政企民三方联动,让“低碳”从口号变成了可感、可知、可参与的生活日常。
“每天路过这些地方,却第一次发现藏在身边的环保智慧,”一位参赛队员表示:“特别是在户部巷看到智慧低碳平台,才明白‘低碳’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垃圾分类、随手关灯,每个人都能成为‘中华碳路人’。”
在活动的收尾环节,参赛队员通过积极参与碳普惠等相关知识问答,领取象征着绿色与传递希望的“希望之树”种子卡。他们将带着这份特殊的“礼物”回家,细心浇灌、悉心照料,期待着小小种子破土而出,绽放生命的绿意,同时还能收获一份神秘的植物盲盒。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