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剑指低俗诱导、未成年人打赏等突出问题。此举本质是以规则与底线为标尺,为直播打赏热度,精准校准前行方向。
近年来,一些直播行业领域,正在脱离应有的行为尺度,本该基于价值认同的打赏行为,逐渐背离诚信与道德的核心尺度。
未成年人保护的底线,成为打赏热度最易突破的尺度。成年人尚难招架环环相扣的诱导套路,心智未熟的未成年人更是毫无招架之力。
不少直播中,榜一大哥的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读书不如当网红”的认知偏差悄然蔓延,浮躁的逐利主义借直播热度四处扩散。
这种乱象不是单一环节的失守,而是系统性的尺度失衡。行业失序、底线失守、价值失焦三者相互交织。因此,校准直播打赏热度,必须秉持系统性治理思维,从宏观监管、中观平台到微观参与,进行多维度、全链条的规范重塑,方能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局面。
以刚性监管立尺,锚定热度的规则边界。国家层面需聚焦主播公会、MCN机构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管形成持续震慑,引导热度在阳光下规范流转。
以平台担责掌舵,把控热度的运行轨迹。平台必须构建超越“简单堵限”的精细化治理体系:既要为知识分享、文化传播等优质内容开辟专属热度通道,也要以打赏冷静期、分级消费限额等方式筑牢底线防线。
以协同共治护航,坚守热度的价值导向。媒体、学校与家庭需形成治理合力,引导更多用户成为热度的理性辨别者,而非盲目跟从的数据燃料。
直播打赏的热度,本是行业活力的火花。但若沦为无尺度的野火,终将燃尽行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唯有以规则定尺度、以责任守底线、以创新谋出路,才能让打赏热度真正回归“为价值喝彩”的本质。
(沈俊童)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