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赵艳 刘苗
近期,武昌区中华路街道精准把脉,将提升党务工作者队伍的专业能力作为破题之举,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三期“能力加油”系列培训。这套“组合拳”并非简单的课程堆砌,而是围绕“铸魂、取经、强基”三大主题量身定制的“能力提升三部曲”,旨在为街道所辖社区、机关科队站所及“两新”组织的150余名党务骨干“补钙壮骨、充电赋能”。

“身在红街,更要传承红色基因。”中华路街道作为武汉红色文化地标“红巷”所在地,如何将这份独特的资源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是此次培训谋划的首要课题。首场培训聚焦“铸魂”,特邀专家将波澜壮阔的武汉革命史与学员们朝夕相处的“红巷”历史紧密结合。
课堂上,学员们不再是被动的听众,当讲到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创建基层组织时,来自老旧社区的书记和“两新”组织的年轻党员都深有感触,展开了热烈讨论。“这堂课让我们找到了工作的初心。”一位社区副书记在课后交流时说,“明白了我们今天处理的邻里纠纷、推动的社区项目,其根源都与党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干劲儿瞬间就不一样了!”
如何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如何激活“两新”组织党建活力?带着这些来自一线的真实困惑,学员们走进了聚焦“取经”的第二场培训。街道请来了先进社区的“名书记”进行实战案例解剖。当听到“三融三实”工作法如何巧妙盘活社区资源时,现场引发了热烈的思想碰撞。课后,大家并未匆匆离开,不同网格的书记们自发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如何将这些“真经”化为己用。“王书记的方法给了我们很大启发,特别是激励回馈机制,对我们社区凝聚青年志愿者很有借鉴意义!”一位年轻的党务干事边说边在笔记本上迅速记下思路,一场培训俨然成了破解治理难题的“头脑风暴会”。
如果说前两场培训解决了“为何干”和“怎么干”的思想与方法问题,那么收官之作则直击“如何规范干”的业务能力核心。针对基层党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流程不清、标准不一等“痛点”,街道邀请区委组织部业务骨干进行了一场“靶向辅导”。从党组织设置的细节,到换届选举的程序,讲解内容直击工作一线,扫清了许多实操中的“盲区”。“以前总觉得‘两新’党建是‘编外军’,党务工作摸着石头过河。”一位企业党支部书记感慨道,“这次培训把所有流程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我们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以后开展工作也能像社区一样规范、硬气!”
以学促干,以训赋能。中华路街道此次精心策划的系列培训,成功实现了从思想引领到方法传授再到技能夯实的闭环,是“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巩固培训成果,建立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推动培训成果从“课堂”走向“社巷”,锻造出一支懂党务、善治理、能担当的基层治理“领头雁”队伍。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