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刘波把军人本色带进社区,“有事找刘波”成为群众口中最踏实的话
2025-11-09 11:42: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黄武略

摄影:通讯员 黄明杰

“刘警官啊,他做事特别上心。”受访的刘姐笑着说。在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张家湾街派出所辖区的建材社区,提起民警刘波,居民语气里总带着一份亲切与信赖。2018年,他从部队营教导员岗位转业,把军人特有的严谨与坚韧,一并带进了街头巷尾,让“有事找刘波”成为大家口中最踏实、最温暖的一句话。

他是一个“细节控”

“社区工作没啥惊天动地的,全是细碎小事,把细节做实,平安才有底。”刘波常这么说。他把“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做得像一本“活档案”,随时更新,随时调用。

去年11月,为找到一名离开武汉的涉毒人员王某完成定期检测,刘波与禁毒社工一同驱车前往潜江。“这么大的小区,怎么找?”同行的社工有些发愁。刘波翻看着曾经的笔记,眼睛一亮:“他喜欢在楼下下棋。走,我们去棋摊看看。”果然,在小区角落的棋摊边,他们找到了正在观棋的王某。“这么细的信息都能用上,太细致了。”同事实在佩服。

今年5月,辖区龙湖天街一家台球室深夜噪音扰民,多次投诉未果。刘波接手后,没有急于约谈负责人,而是先联合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多次到现场实地了解情况。他们记录噪声传播的路径、居民受影响的程度,并分析营业时段与人流特点。随后几次上门沟通中,刘波拿出具体数据,耐心向台球室负责人说明夜间噪音对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影响,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加装隔音棉、铺设软垫、调整部分营业时段。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纠纷得以化解。

武昌工学院新生反诈课曾是老大难问题。刘波不满足于贴海报、发传单的传统模式,带着军人“精准施策”的作风,联合学校辅导员、班干部把反诈课堂搬进教室。他提前梳理辖区近一年的诈骗案例,用“一案一析+现场互动”的方式授课。去年10月,一名女生差点被冒充客服的骗子骗走2万元,关键时刻想起刘波课上讲的“转账前先报警”,保住了学费。刘波立刻把这个案例搬进课堂,现场还原骗子话术、拆解诈骗套路,学生们听得屏息凝神。

“刘警官的课,有案例、有互动、有温度,入脑入心。”大二学生王同学的评价,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他是社区“贴心人”

“居民的难处,再小也是正经事,得放在心上、办在实处。”刘波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民情笔记”,里面记录着各家各户的难处,每一条后面都附有处理进展。他说,转业时部队领导的叮嘱他一直铭记在心:“脱下军装,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变。”

2022年4月的一个深夜,青润家园的李先生在业主群里发出求助:“我妻子突发高血压,谁能帮帮忙?”刚结束巡逻到家的刘波看到消息,立即回复:“等我,马上到!”几分钟后,他开车赶到小区,将病人扶上车。“别急,我已经联系医院做好准备了。”他一边开车一边安慰她。他全程协助办理手续,直至病人情况稳定才悄悄离开。

不久后,刘波在走访中了解到李先生因失业而陷入困境。他主动与辖区物业联系,结合李先生曾做过管理工作的经历,推荐他应聘保安队长岗位,并协助沟通争取。如今,李先生不仅重新就业,还成为小区治安的积极维护者。

对年纪大的居民,刘波格外上心。几年前,独居的刘姐因记性不好,办理户口转出时屡屡受挫。刘波得知后,主动上门协助她准备材料,并陪同她前往派出所办理。去年刘姐不慎遗失身份证,焦急无助时,刘波耐心安抚,帮助她仔细回忆、多方寻找,最终找回了证件。“您别总自己扛着,有事随时找我。”这句朴实的话,刘姐一直记在心里。

他是邻里“主心骨”

“社区平安不能只靠警察,得让社区的群众参与进来。”刘波一直这样推动。

他发动居民组建义警队,从培训、带教到实战,让普通居民成为社区的“移动探头”。刘耀军就是其中一员。

今年4月汛期,连续暴雨导致建材社区多户一楼被淹。刘波和刘耀军蹚着过膝的积水,挨家挨户敲门。水冰冷刺骨,刘波的裤子全湿透了,紧紧贴在腿上。他们帮居民把冰箱抬到高处,帮李大爷转移瘫痪在床的老伴,协调物业紧急调来沙袋和抽水泵。“那天从早到晚,刘警官没吃一口饭,没一句抱怨。”刘耀军回忆道。

9月一天中午,某小区六楼一户阳台突然冒出黑烟。刘耀军正在附近巡逻,第一时间发现并联系刘波。两人几乎同时赶到现场。刘波指挥疏散居民,刘耀军拿起楼道灭火器冲进去,发现是老人做饭时忘关火引燃抽油烟机。经过十多分钟的扑救,火势被控制住了,无人伤亡。“要不是他平时反复教我们怎么用灭火器、怎么判断火势,我肯定慌了。”刘耀军事后感慨。

社区正经历实实在在的变化:自2020年5月刘波担任社区民警以来,辖区刑事警情总量显著下降,高校诈骗警情锐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有序。

从军营到街巷,刘波没有豪言壮语,只是从细处打破壁垒,用服务温暖人心,用共治凝聚力量。“只要居民住得安心、过得舒心,我做的一切都值。”这句话,他说得平淡,却格外有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