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老兵刘建坤深耕社区,让“平安”二字扎根在居民心底
2025-11-12 16:54: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陈科先

摄影:通讯员 陈昭宇

“以前觉得破大案、抓凶犯才叫警察,现在体会到,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办好,更是守护群众平安。”从刑侦一线的冲锋陷阵,到社区街巷的深耕细作,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梨园街派出所民警刘建坤的岗位变了、职责变了,但为民初心从未改变。

短短2年时间,昔日的社区新面孔,成为群众信赖的“自家人”,这背后有什么秘诀?答案藏在他那套攻坚克难的“技战法”里,藏在他那个密密麻麻的“小本子”里。

一套技战法,啃下硬骨头

谈起刘建坤在刑侦一线的战绩,昔日战友们如数家珍,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抓获潜逃多年的命案逃犯,串并百余起民生案件;逮住狡猾的毒贩、斩断3级贩毒链……

“让我来,我到新世纪去!”2023年5月,当组织征询意见时,刘建坤主动请缨。新世纪社区居民近2万人,有企业、医院、学校、居民区等,流动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

转岗不久,刘建坤就遇到棘手的挑战。一对朋友因债务纠纷,在小区门口大打出手。一方指着伤口哭诉“她下狠手”,另一方拍着桌子怒斥“血口喷人”,二人各执一词。夏日炎炎,调解室里冷气开得足,双方火气却格外大。由于小区监控缺失,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刑侦老兵”没慌,多年积累的技战法派上用场。“办案讲求证据,调解纠纷亦如此。”刘建坤沉下心来,回归传统侦查手段。在走访数十家沿街居民、商户后,成功找到一位目击证人,并且获取一段对门的监控视频。证据链闭环,真相水落石出——二人互殴。

事实摆在眼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消去一大半。“朋友一场,为这点钱伤了和气,值吗?”刘建坤苦口婆心劝说,从法律后果讲到邻里情分,促使二人冰释前嫌。

“以前觉得社区工作就是‘和稀泥’,没想到刘警官用破案的认真劲儿办小事,我们服!”目睹全程的居民感慨道。

一个小本子,记下点滴事

“拿着笔记本到处转,有事情找他准没错。”在梨园街新世纪社区,提起刘建坤,不少居民有这样的印象。

去年3月,在一次走访中,水果店老板一句“哪来的垃圾袋,把客人都吓跑了”的无心抱怨,被刘建坤记在本上:“临街高空抛物,重大安全隐患,需立即解决。”

解决这件事,远比记下来难得多。刘建坤逐户上门,号召居民签订拒绝高空抛物的承诺书。在无数次“又不是我抛的,凭什么让我签”的质疑声中,刘建坤的笔记本派上了大用场。里面记着辖区内发生的高空抛物案例,具体到楼栋、精确到时分。他耐心讲解,逐个打消顾虑,最终300余户居民全部签下承诺书。

“看到刘警官拿小本子在街头转,我们摆摊特别踏实。”高空抛物绝迹以后,沿街商户脸上满是笑容。

这笔记本,还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今年8月,沿街铁板烧商户与楼上居民,因烟尘飘窗而剑拔弩张。刘建坤揣上笔记本,上门倾听两家诉求,走访城管记录政策,奔走现场勘察烟道。在密密麻麻的笔记中,一个“排烟改道”的方案,彻底解决了居民的困扰,双方拍手叫好。

一句“交给我”,成为自家人

新世纪社区警务室不大,院里只够停下一辆车。但在这里,刘建坤接住了群众的一件件“心头大事”。他“交给我”的口头禅,成了居民们的定心丸。

去年,辖区电动车被盗警情频发,闹得人心惶惶。居民要求“监控全覆盖”,物业反问“钱从哪里出”,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在僵持之中,大家却不约而同地想到同一个人。

“交给我。”刘建坤语气坚定。他复盘警情、勘查现场、走访群众,最终找准症结:“零散停车易遭窃,建集中停车棚才是根本办法。”这个既安全又经济的方案,却再次被“钱从哪出”卡住。接下来的一个月,这个难题在刘建坤心头挥之不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天,刘建坤路过一小区,正在安装停车棚。“物业提供场地,我们负责施工。”充电公司负责人的回答,让刘建坤豁然开朗。在他的协调下,物业和充电公司达成合作,辖区5个停车棚破土动工。建成一年来,辖区盗窃零发案。

“以前晚上停车提心吊胆,现在把车放进棚里,踏踏实实睡大觉!”居民王大爷笑着说,“刘警官把我们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办,比自家人还上心!”

类似的暖心故事屡见不鲜。前年,楼梯间堆放杂物,这个困扰居民多年的“老大难”,摆在刘建坤面前。“交给我。”他二话没说,转身逐户陈明利弊、动员物业清理、联合城管执法。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扎根社区两年,刘建坤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却用一件件实事、一个个细节,让“平安”二字扎根在居民心底,让警民同心的暖流,流淌在新世纪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