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姚岗
通讯员 蒋秋雨
“太火爆了,没想到这么多人都在打羽毛球。”11月12日,家住武汉经开区宁康园社区的黄女士来到中国车谷全民健身中心(北馆)打羽毛球,此时,不少市民正在这里激情挥拍。
这正是武汉经开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本月初闭幕的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为武汉经开区注入了体育活力,中国车谷再创佳绩,充分激活车谷发展新动能。
再创佳绩,圆满完成承办参赛双重任务
本届市运会,围绕承办与参赛两大核心任务,武汉经开区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在赛事组织、竞技成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彰显中国车谷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劲实力与良好风貌。

武汉经开区一举包揽市运会全部六大奖项,荣获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特别贡献奖”“活动组织奖”“承办组织奖”“道德风尚奖代表团”“后备人才输送奖”,以及“竞赛成绩优胜奖(青少年体育类)”和“竞赛成绩优胜奖(群众体育类)”,展现出卓越的综合实力与高效的统筹协调能力。
同时,武汉经开区竞赛成绩刷新历史纪录,青少年体育与群众体育项目实现双线突破,金牌与奖牌总数在新城区中稳居首位,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在青少年体育类赛事中,武汉经开区组织697余名运动员参加31个项目角逐,共斩获136金、87银、75铜,奖牌总数达298枚,金牌数与奖牌数均位列新城区第一,金牌数排名全市第二,充分展现武汉经开区青少年体育的强大底蕴与活力。在群众体育类赛事中,武汉经开区派出576名运动员参赛,表现同样出色,以58枚金牌、142枚奖牌及1448分的团体总分,包揽新城区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并在全市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二,创下历史最佳成绩,标志着车谷群众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参赛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武汉经开区圆满完成办赛目标,市运会青少年体育类赛事共设少儿组18项、社会俱乐部组13项,总计31项,武汉经开区成功承办其中12项,并组织参加了全部赛事。群众体育类赛事共37项,武汉经开区参与所有项目并承办其中7项。各项赛事组织有序、安全顺畅、精彩圆满,实现了办赛参赛双丰收。

体城相融,充分激活车谷发展新动能
本届市运会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盛会,更是推动城市能级跃升的重要契机。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运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体育”与“城市”融合发展理念,以赛营城、以赛兴业,成功将赛事活力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动能。
今年7月,本届市运会百日倒计时活动举行,圣火在纱帽山遗址采集,创新采用无人机搭载“汉阳人九凤”实现跨越时空的火炬接力,构建“空中+陆地+水上”立体传递模式,火炬手涵盖院士、劳动模范等8位杰出代表,全面展现经开区人才高地形象。《穿越车谷》系列宣传片同步制发,有效传播车谷文化内涵。
借助此次体育盛会,中国车谷亮相江城大街小巷,在“两江四岸”灯光秀中,市运会相关元素点亮龟山电视塔、长江二桥等城市地标,以璀璨光影扮靓城市夜空,王家湾摩尔城、江汉路步行街等核心区域启用多处户外大屏,滚动播放市运会宣传内容,并覆盖部分电梯、地铁等人流密集区域,实现多触点、高频次视觉曝光。
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市运会市场开发总额突破六百余万元,创历届之最,引入总冠名商岚图汽车、高级合作伙伴汉口银行等企业,有效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

市运会期间,为丰富场外氛围、拉动关联消费,武汉经开区文旅局联合投促局组织“车谷造”东风汽车系列车展,集中展示区域汽车品牌,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智能制造实力。同时,非遗美食与车谷特色文创市集集中亮相武汉体育中心,共设20余个展位,为传统技艺与创意设计搭建展示平台。

武汉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运会这场体育盛会,让更多市民感受体育的魅力,不少市民前往中国车谷全民健身中心(北馆)体验羽毛球、乒乓球项目,高峰时段场地呈现出“一场难求”现象。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