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荆高铁开通,致敬“隐形基石”!52座四电房屋无声守护350公里时速
2025-09-29 20:4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钱程 芦昊

9月28日,随着复兴号动车组从襄阳东站缓缓驶出,一路向着荆门西站疾驰,标志着襄荆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承载着鄂西北发展期盼的“黄金干线”,将襄阳与荆门的时空距离缩短至30分钟,而在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背后,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承建的襄荆铁路XJQD标“四电房屋”工程,以坚实建筑体量,为高铁“神经中枢”与“动力心脏”搭建起可靠“家园”,用匠心为350公里时速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动车通过变电所

作为高铁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系统的核心载体,“四电房屋”是铁路顺畅运行的“隐形基石”。襄荆高铁复杂的地形条件给房屋建设带来诸多挑战。自2024年4月项目部进场以来,公司便确立“房建先行、服务四电”的核心策略,针对全线通信基站、中继站、牵引变电所等多类型房屋需求,组建专项攻坚团队,倒排工期、细化节点,制定“一站一策”施工方案,确保每一处房屋都能精准匹配后续设备安装需求。

四电房屋之一

2024年8月9日,郭楼线路所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成为襄荆高铁首座封顶的“四电”房屋,从进场到封顶仅用45天,创造了高铁房建领域的“武电速度”。郭楼线路所是信号系统的关键枢纽,内部需预留数十处设备安装接口与管线通道,精度要求极高。项目部创新采用“样板引路”模式,在该工程中细化多项技术规范,明确质量卡控点,从墙体砌筑到管线预埋,每一道工序都经过反复校验,最终为后续同类房屋施工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标准。

宜城高铁站

技术创新始终是攻克施工难题的关键。面对山区材料运输不便、房屋内部管线布局复杂等问题,项目部引入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有效解决了“四电房屋”接口管理难题,通过模拟施工提前规避管线冲突风险,将工序误差控制在毫米级。该课题成果荣获中国信息协会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体现了项目技术水平的高度。在双河牵引变电所建设中,建设者面对严寒等极端恶劣天气状况,秉持“工期就是命令,节点就是军令状!”的理念,项目团队挂图作战,以“五保一树”劳动竞赛为抓手,掀起大干热潮,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25年3月15日,襄荆高铁全线52处“四电房屋”如期顺利移交,同时为8.29襄荆高铁动态验收奠定坚实保障。

为保障9月28日开通目标顺利实现,项目部全体建设者开启“攻坚模式”。面对全线硬化面、实体围墙等繁重附属工程,建设者实行“三班倒”24小时轮班作业。从宜城北配电所和牵引变电所的“首件定标”到荆门西信号楼的精细装修,每一处房屋都经过绝缘测试、防水实验等专项检测,最终实现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为四电系统调试赢得了宝贵时间。

如今,襄荆高铁已正式开通,沿线的“四电房屋”正发挥着关键作用,牵引变电所内机器轰鸣,将高压电平稳转化为列车动力;信号楼里屏幕闪烁,精准调度每趟列车运行;通信基站持续传输信号,保障行车指令实时畅通。这些矗立在鄂西北大地上的建筑,不仅是高铁运行的“功能节点”,更是公司“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企业精神,“匠心智造 电化先锋”企业使命的生动体现。

公司将以襄荆高铁开通为新起点,继续深耕轨道交通房建领域,以更高标准、更优质量打造更多标杆工程,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贡献“武电力量”。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