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闵瑾洁
7月26日上午,武汉临空港文化中心迎来23名特殊的“小客人”。他们身着印有武汉儿童友好城市logo的统一队服,携带调研工具包,在博物馆和档案馆内开展观察活动。这是东西湖区妇联“临空童语”儿童观察团举办的“展望未来发展 —— 参与城市规划儿童观察团活动”,标志着一场助力儿童从城市“发展受益者”转变为“主动共建者”的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在武汉贞元博物馆、武汉天人合一奇石博物馆、武汉市秋风记忆博物馆及东西湖区档案馆内,孩子们重点关注了公共空间的细节。休息区数量、文物围栏实用性、指示牌清晰度等成年人习以为常的内容,均被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若妈妈带弟弟前来,缺乏休息场所会有不便”“展品放置过高,需仰头观看”等来自儿童视角的反馈,体现了他们对公共空间的细致思考。
除硬件设施外,服务与安全也是观察重点。有孩子提出墙角安全标识过小,“光线较暗时可能难以看清”;还有孩子指出档案馆楼梯无扶手,“小个子儿童上下楼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发现为城市空间优化提供了具体线索。
在“童心议事会”环节中,孩子们围坐一起,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他们提及“奇石博物馆互动环节少,展示台有台阶易摔倒,建议增设提示牌”“讲解员内容偏难,希望多讲小故事”等,并认真勾选待解决问题,展现出对城市发展的责任感。
东西湖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并非简单参观,而是让儿童深度参与城市治理的尝试。通过“观察 — 议事 — 反馈 — 优化”的闭环机制,孩子们的建议将作为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参考。未来,“临空童语”儿童观察团将持续行动,让更多儿童声音融入城市规划,使城市更贴合儿童需求。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