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朱仙红 谢卓维 李璐
摄影 肖敏
清晨开始,是卖菜小贩聚集的早市,下午四时至凌晨则是夜市摊点,武汉市洪山区长约600米的瑞景路,一度成为小贩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的重点区域,严重影响了师生和附近小区居民的出行。8月19日,新闻记者看到,经过洪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将百余名小贩引入新的早晚市集后,占道经营现象消除,方便了师生和居民的出行,城市环境变得有序整洁。
瑞景路再无占道经现象,交通畅通
市民在早晚市集里买菜
瑞景路长约600米,日均人流量超2万人次。然而,自发形成的早市和晚市在满足便民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占道经营阻塞交通,油污遍地影响环境,噪音扰民不绝于耳。“出门踩油渍、开窗听叫卖、行车蜗牛爬”成为周边居民无奈的真实写照。无序的状态也影响了邻近菜薹公园的游憩环境,与不远处繁华的梦时代商圈形象格格不入。
曾经占道经营的早市
占道经营的夜市
此事引起了武汉市人大代表方洁,洪山区政协委员李桢的关注,他们分别以建议案、提案形式反映,建议将早市纳入新兴业态规范管理,成立由洪山城管牵头的多部门联动专项工作组。
“民呼我应。”洪山区城管执法局与洪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迅速行动。从今年2月起,洪山街道启动“清晨攻坚”行动,针对6:30-9:00的早市摊群,创新采用“普法教育+集中整治+定点值守”模式。工作人员多次现场宣传法规,每周三次集中整治,并安排定点值守。5月初,整治重点转向夜市,一个月累计出动380人次,逐户劝导摊贩,耐心讲解政策,协助小贩搬离占道设备。
“堵”的同时,“疏”的探索是重点。为根治乱象,洪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积极协调洪山菜薹基地资源,巧妙将瑞景路一处利用率不高的停车场改造成规范化的瑞景路早晚市集。工作人员引导原先占道经营的摊贩“集中入市”,由管理方统一规划摊位、规范经营时间,并配备专人负责卫生保洁。
周新立(右一)引导占道的菜农进入了市集内卖菜
“为了让小贩入市后,尽快把生意做起来,我们还专门做了两块市集招牌帮忙引流。”洪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周新立说。
“我们进入早晚市集后,收入增加了一倍多。”8月19日,菜贩丁旭林一边忙着卖菜,一边告诉记者,原先在瑞景路上占道卖菜,一天赚70多元,现在平均每天可赚150元呢。一位前来买菜的刘婆婆说,这里的菜,新鲜还便宜。
“城管把我们引进早晚市集后,生意反而更稳定了一些。”先建村的村民邱先梅说,她家种有10亩菜地,有薯尖、丝瓜等20多个品种,除大部分兑给菜贩外,还剩下不少的蔬菜。于是,她也曾经来到瑞景路上占道卖菜,因此常被城管队员劝离。将她引导进市集卖菜后,由于价格便宜,每天百余公斤的蔬菜售卖一空。
洪山区政协委员李桢对此评价说,洪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将提案中的问题有效、及时地解决。现场秩序井然,环境舒适,交通畅通,为人民办了实事。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