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陈林 田星 赵晓蕾
“在家门口也能让协和大教授给我做手术,不用奔波去汉口,看病就医真是越来越方便了!”8月20日上午,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妇科病区内,56岁的王女士激动地对查房的医生说。几天前,她在这里成功接受了一场高难度腹腔镜残端宫颈癌根治术,开展手术的正是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妇科肿瘤专家汪宏波教授和该院张俊主任团队。
确诊宫颈癌后,二次手术方案艰难抉择
据悉,家住江夏区流芳街、现年56岁的王女士,一个月前,接受了“腹腔镜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宫颈癌IB1期。8月15日,她来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王女士这种术后意外发现宫颈癌的情况非常少见,目前有两种治疗方案,一是直接放化疗,二是再次行腹腔镜残端宫颈癌根治术,但是术后根据病检结果可能需要加放化疗。”考虑患者目前属于宫颈癌早期,比较年轻,手术意愿强烈,但是二次手术难度非常高,发生并发症风险高,再次手术需要格外谨慎,张俊立即联系了武汉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专家汪宏波教授,详细沟通、评估了王女士的病情。
“直接放化疗和手术联合放化疗两种手术方案都可行,如果要进行手术,难度肯定大,但手术的方式可以更明确知晓切源是否有残留、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妇科团队将讨论结果如实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经过反复权衡,王女士和家人最终选择了挑战更大的二次手术。“再难也要做,切干净了,我们才安心。”基于患者的坚定意愿和病情评估,双方团队决定于8月17日由汪宏波教授和张俊主任团队共同为王女士施行“腹腔镜宫旁切除术+部分阴道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方案。
术中险象环生,协和教授领衔团队化解危机
8月17日下午,汪宏波教授和张俊早早地来到手术室进行准备。术中,当腹腔镜进入腹腔时,探查的情况让在场医护人员心头一紧:王女士的肠管与阴道残端、左右盆壁形成了紧密粘连,加之此前已行全子宫切除术,二次手术的解剖结构早已紊乱,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邻近器官,引发严重并发症。
“别急,我们慢慢来。”汪宏波教授一边紧盯着屏幕,一边冷静地指挥操作,“先从最松的地方开始分,一点点把粘连分开。”随后,他带领该院张俊团队投入手术。他们凭借对盆腔解剖的深刻理解,小心翼翼地分离粘连组织;处理血管时,巧妙使用超声刀,精准操作,避免了不必要的出血。随后,逐一清扫左、右侧髂总、髂外、腹股沟深、髂内、闭孔等淋巴结,确保无残留病症……团队成员配合默契,手术耗时约1小时40分钟,患者术中出血极少,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家门口享受高水平服务已成现实
“在如此严重的粘连情况下,汪教授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带领我们团队成功完成了手术,出血量极少。”参与手术的赵晓蕾医生感慨道,“二次手术难度远超首次,我们坚持请汪宏波教授来指导,就是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能跟着汪教授学习,对我们团队来说也是无价的成长机会。”
目前,王女士恢复良好,预计一周后即可出院。“从住院到手术,医生把每一步都讲得清清楚楚,让我特别安心。能在家门口享受到这样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真的非常感谢!”
“这场手术的成功,不仅让患者重燃康复希望,也是江夏区医疗水平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见证。”张俊表示,依托武汉协和医院的全面托管优势,该院妇科已实现与武汉协和医院的深度合作。汪宏波教授等协和专家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还通过常态化坐诊、手术和带教等方式,与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团队形成了紧密的协作关系。这种协作模式不仅持续提升了区域诊疗水平,更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有温度、负责任、高品质”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好看病、看好病”的就医体验。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