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王盼
坑洼不平的道路让行人绕行避让,轮椅推行时的颠簸令人揪心,雨季泥水飞溅的场景更添烦闷……在武汉江夏山坡贺站社区,一场以“绣花功夫”推进的路面“微治理”行动正悄然展开,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至百姓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近期,山坡街贺站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有一段路因长期受车辆碾压、雨水冲刷出现破损和坑洼,给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儿童及残障人士的出行带来不便。为此,社区迅速行动起来,创新采用“环境先行、路面跟进”的两步走治理模式,既治标又治本,将一条条“烦心路”蜕变为“舒心路”,赢得居民频频点赞。
行动伊始,社区便打破常规思路,未急于直接填补坑洞,而是组织志愿者铲除路边丛生的杂草,经过3个小时的清理,道路两侧视野豁然开朗,原本杂乱无章的空间变得井然有序,为后续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环境整治完成后,专业施工队进场实施精准修补。施工团队调配优质建材,对裂缝进行开槽清缝、灌注砂浆,对深陷区域分层压实回填,力求实现路面平整度与耐久性的统一。
“路面修的是坑洼,暖的是民心。”社区负责人表示,基层治理成效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见真章”。相较于大规模基建项目,这种“小而精”的微更新虽不显山露水,却直接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品质。
从“头痛医头”到“系统施策”,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治理”,贺站社区用一把把铁锹铲平了道路的坎坷,更用一桩桩实事填平了民心的沟壑。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