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陈林 熊帆 蔡娜
“没想到,这么快就救治好了,今天可以出院了……”8月27日上午,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病房,现年64岁的危爷爷(化名)灵活地向医务人员展示已经恢复如初的右侧肢体,并流利地诉说着本次就医感受。
据危爷爷家人介绍,今年8月19日清晨6时许,发现危爷爷卧床不起,右侧身体无法动弹,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话,眼神里满是恐惧和烦躁。“坏了,快去医院!”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随即将危爷爷送往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经头颅CT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被收入该院神经内科救治。
“就像庄稼地缺水一样,脑血管一旦堵塞,脑细胞会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死亡。”该院神经内科主任朱灿敏介绍,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脑卒中)是我国致死率、致残率第一的疾病。根据影像检查结果判断,危爷爷因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引发急性多发性脑梗死,属于脑卒中中十分危急的一类,如果不及时救治,随时有死亡风险;
“抢时间就是抢救脑细胞,立即启动绿色救治通道!”朱灿敏主任“一键激活”脑卒中救治流程,神经内科、介入团队火速集结,并在介入导管室DSA(脑血管造影)引导下,为危爷爷同步实施“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术”急诊手术。术中,朱灿敏团队分工明确,协同操作,在精准把握溶栓时间窗的同时,通过微导管定位堵塞的脑血管,小心翼翼剥离,并熟练地将“肇事”血栓完整取出。
“通了,通了,血管再通!”随着造影剂重新充盈脑部血管,监护仪上显示,危爷爷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这场持续1小时20分钟的“生死战”,在医护团队密切配合下成功将危爷爷拉了回来。
术后,危爷爷安返病房,肢体功能明显好转;在该院神经内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危爷爷一天一天好起来:术后第一天,右肢肌力即恢复至3级,能简单语言表达;术后第三天,便开始下地功能锻炼,语言表达基本恢复……第七天,不仅能清晰对话,更在康复师指导下独立行走。经过团队科学评估,危爷爷已达到出院标准,拟于今天办理出院手续。
“在卒中救治领域,我们是在和死神抢夺‘时间窗’。”该院神经内科主任朱灿敏强调,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让患者失去康复的机会。今年以来,已成功救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余例,静脉溶栓DNT时间(患者入院到用药时间)中位数缩短至35分钟,远优于国家标准60分钟。并提醒广大市民,家里有人如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拨打120:1看——脸歪嘴斜;2查——单侧手臂无力;0听——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