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叶文波
通讯员 赵浩宇 李洁 汪倩
9月第一周,市民关于武汉站站区交通的投诉,不管是12345平台、还是12328平台,实现“双下降”。这一改变,源于洪山区武汉火车站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简称武汉站地区综管办)联合多部门推进的武汉站交通优化工作。
武汉站资料图
武汉站地区综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武汉站站区交通长期受“痛点”困扰:出租车排队占用三条道路,尤其在武汉站四边形区域占据三条边,既导致主干道频繁拥堵,又让旅客面临“找车难”等问题,相关投诉量持续上升。为破解这一困境,武汉站地区综管办联合交通部门启动综合治理,从道路功能划分、车辆流线优化、旅客引导服务等多维度发力,为10大交通单元量身定制优化方案,打造高效通行体系。
武汉站的10大交通单元,即1个北出口出租车站点、东西2个出口的网约车站点、1个东出口公交站场、3个社会停车场、3条地铁线。此次优化通过独立运行、循环联动的设计,旨在破解此前的交通拥堵难题,服务出站旅客在站内快速上车。
“从武汉站下车的乘客,其实不出武汉站,就能在站区范围内实现换乘离开。”武汉站地区综管办相关负责人呼吁道。
武汉站交通出行指南
【各单元精准调整如下】
1.北出口出租车站点:黄鹤路车道格局从“2+2”改为“3+1”,3股车道设为出租车专用排队通道;站区四边形区域仅保留1条边供出租车停靠,释放2条道路通行空间,避免与社会车辆混行造成拥堵。
线路指引
2.东、西出口网约车站点:在东、西出口分别建成网约车风雨长廊,旅客候车不再受天气影响,且两个长廊精准服务对应出口旅客,防止车辆扎堆,实现“到点即上车”。
3.东出口公交站场:将部分公交路线改道至东出口附近的高铁北二路通行,减少与出租车、网约车的流线交叉,保障公交准点停靠,方便旅客出站后快速衔接公交。
4.三个社会停车场:P1.P2停车场完成改造,设置专门进出通道,车辆进出效率提升;P3停车场同步优化停车管理与动线设计,进一步缓解站区停车压力,让自驾旅客进出更顺畅。
5.三条地铁线:明确各线路站点位置与通行方向——19号线位于西广场(至光谷方向)、4号线位于一楼核心区(至蔡甸方向)、5号线位于东广场(至红霞方向),通过清晰引导让旅客快速定位,减少站内绕行时间。
【怎么找车、怎么乘车?看标识!】
为了让旅客高效衔接交通工具,武汉站地区综管办在东、西出口设置醒目标识,清晰标注网约车、出租车、地铁的乘车方向。
武汉站地区综管办工作人员还总结出了朗朗上口的“乘车秘籍”:“打的向北看前后,‘网约’东西走左右。乘坐地铁哪里走?‘1945’记心头。”短短几句话,让旅客轻松掌握10大交通单元的关键信息。
此次优化后,武汉站地区交通相关投诉量大幅下降。这场交通焕新,不仅帮助乘客在武汉站站内快速上车,更以细节彰显城市服务温度,为往来旅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武汉站交通出行提示如下】
武汉站10大交通单元分布明确,旅客可按需选择——出租车在北出口,网约车在东、西出口,公交车在东出口,社会车辆可停P1、P2、P3停车场,地铁19号线(西广场)、4号线(一楼核心区)、5号线(东广场)覆盖不同方向,助力旅客快速换乘。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