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恩施教育协作纪实|五年深耕育桃李,协同共进谱新篇
2025-09-16 16:54: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陆缘

通讯员 郑心怡 张峻笠 兰传凯

恩施所需,光谷所能。2021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统一安排,“十四五”时期,武汉东湖高新区(以下简称“光谷”)与恩施市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以产业振兴带动组织、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

过去五年间,在两地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组织下,东湖高新区教育局以机制为基、以师资为要、以资源为桥,通过结对共建、精准施策,将光谷先进教育理念与优质资源源源不断输入恩施,助力补齐教育短板,共同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两地学校缔结“姊妹校”,覆盖小初高各学段

今年7月6日,光谷四小十几名骨干教师来到恩施新塘乡双河小学,开展了一场以“携手光谷四小,共探教育新图”为主题的教育交流研讨活动。

活动分两个会场开展。录播室里,光谷四小骨干教师胡黎琳、张肖丽带领双河小学的三十多名孩子,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扎染和漆扇艺术特色课程送培展示活动,为双河小学的学生们送去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艺术盛宴。

“衷心感谢光谷四小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培训交流等方面对双河小学的帮助。”双河小学主要负责人介绍,5年前,在光谷与恩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下,包括双河小学在内的4所学校与光谷4所学校缔结“姊妹校”关系,由此也拉开了光谷对恩施市的教育帮扶序幕。

此后,双方携手构建起从顶层设计到校际落地的全链条帮扶体系,为教育协作提供坚实保障。

2022年光谷成立教育局帮扶专班及校际工作小组,实现“一局一专班、一校一方案”精准推进;随后,两地形成“管理共商、教学共研、队伍共建、资源共享”四大机制,推行“一校一策”定制化帮扶;去年,双方又进一步完善对接联系制度,聚焦重点项目强化协同合作。

结对版图持续扩大是机制活力的生动体现。从2021年的4所学校,到2022年新增光谷六小、八小结对恩施金子坝实验小学、七里坪街道中心小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与恩施市第一中学结对,如今的“姊妹校”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形成全域覆盖、学段衔接的帮扶网络。

“造血式”帮扶为恩施师资赋能

五年来,光谷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双向互动,为恩施教师队伍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跟岗研修拓视野。光谷持续接收恩施干部教师跟岗学习,从2021年首批为期一月的跟岗研修,到2023年一次性接收7所学校多名教师“一对一”深度研修,再到2024年进行干部教师专项培训,累计超50人次走进光谷校园,学习先进管理理念与教学经验。恩施红土乡中心小学程经萍老师在光谷二十一小跟岗期间,深度参与德育研讨、校本教研,将“痕迹阅读”等教学方法带回本校;新塘双河小学冯本玉校长带队赴光谷四小跟岗,系统学习课程建设与文化打造经验,推动学校管理升级。

2022年,光谷三初副校长石义武带领语数外骨干教师赴石窑中学开展线下送教,王霞老师的“英语书面表达五步构建法”、晏建兵老师的“正方形线段关系”专题课,以扎实干货获一致好评。

光谷名师骨干下沉恩施传经送宝,形成了“线上 + 线下”立体培训网络。

打破时空壁垒,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依托信息技术与校际联动,光谷将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山川输送至恩施,构建起“云端+线下”融合的资源共享新生态。

据介绍,结对学校通过网络打破时空限制,让线上教研活动“随时发生”。光谷三初与石窑中学建立同课异构教研联盟,两校教师围绕《平行线的判定》开展线上同课异构教研,省特级教师现场点评,促进教学理念碰撞。

光谷八小与七里坪小学开展十余次线上联合教研,从规范行政行为管理培训到英语绘本教学研讨,覆盖教学与管理全领域;光谷四小主办从课堂世界走向世界课堂教联体研讨,恩施双河小学线上参与,共享教育改革经验。

五年间,光谷优质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向恩施延伸。光谷二十一小通过互联网为红土乡中心小学送去《杨氏之子》《绳结艺术》等精品课,让乡村孩子共享优质课堂。光谷六小通过线上平台为金子坝实验小学实时共享教案、跨学科课件;光谷四小将教学论文写作、教育信息化等专题培训同步开放给结对学校,共享高质量研训活动数十场。

光谷教育“种子”在恩施教育土壤中生根发芽

五年耕耘结硕果,光谷帮扶的“种子”在恩施教育土壤中生根发芽。如今,恩施结对学校在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教师素养等方面均实现显著提升。

恩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光谷带来的不仅是资源,更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为恩施教育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五年帮扶路,浓浓教育情。据介绍,站在新的起点,光谷与恩施将继续深化教育协作,在机制完善、师资共培、资源共享上持续发力,让先进教育理念在恩施大地结出更多硕果,以教育帮扶之力助推乡村振兴,共同迈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