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新技术企业超1.66万家,一批技术与产品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2025-09-17 18:51: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李庆

通讯员熊欢 陈雅岚

“十四五”时期,武汉全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助力英雄城市活力涌动,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创新增长极。9月17日,新闻记者从武汉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武汉产业创新动能全面迸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6万家,是2020年的2.66倍;2024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7%,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90%。

近年来,武汉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全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跃升至第9位。


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汉问世

武汉重点实验室体系不断完善,汉江实验室获批并加快建设,在汉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达41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建设8家湖北实验室,产出高速磁悬浮电磁推进技术等24项亮点科技成果,在化合物半导体等细分领域形成领跑优势。新型研发机构稳步建设,特别是支持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打造集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创业投资、技术孵化与成果转化、吸引与集聚人才于一体的“枢纽型”创新平台。

此外,武汉还建设了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晶圆、首颗医学遥感科学实验卫星、首台掘爆机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汉问世,存储芯片、心肌旋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等技术和产品世界领先。

为进一步激活产业创新动能,武汉组建11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以领军企业为核心,整合97家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聚集3700余名科研人员,投入近90亿元科研资金,产出了“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等重大成果。

同时,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推动PSPI光刻胶材料、国产高端数据库等产品实现国产自主可控;构建颠覆性技术培育支持体系,瞄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以前沿技术突破助力关键产业突围。实施初创企业育苗、小微高企跃升、骨干高企瞪羚、领军企业引领“四大计划”,培育研发型企业和企业研发中心突破110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6万家,是2020年的2.66倍;2024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7%,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90%。


培育“汉版”技术经理人近3000人

在成果转化方面,武汉已有线下市级概念验证中心32家、中试平台210家,在全国率先实施技术交易“四方有奖”政策措施,发布全国首单“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保险”,培育“汉版”技术经理人近3000人。

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是2020年的2.76倍。为帮科技成果转化“引活水”,武汉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全面推开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推广概念验证贷、中试加速贷等系列科技信贷产品。2021年以来,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0%,是整体贷款增速的2.5倍。

围绕“一城五谷三廊”,武汉高标准建设东湖科学城,推动光谷、车谷、网谷、星谷、药谷“五谷”协同发展,促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武汉滨江数创大走廊“三廊”融通。目前,武汉拥有3家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89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9家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覆盖50多个国家,“聚全球、供全球、用全球”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021年以来,武汉4次将“新春第一会”聚焦科技创新,颁布实施《武汉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制定推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科教人才优势转化等系列文件,大力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实施“五大工程”,出台“十大措施”,激发高校师生创新动力,推进创新创业特色街区(小镇)、创新园区(楼宇)建设,建设面积超800万平方米。近年来,武汉先后举办“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东湖论坛、九峰山论坛、量子论坛等高水平活动,科技创新创业氛围体现“武汉热度”。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