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吴寒
在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民主责任区,村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穿梭于村湾之间,走访群众、调解矛盾、帮扶困难家庭……他就是武汉市公安局新洲区分局凤凰镇派出所民警黄一唯。从警两年来,这位被村民亲切唤作“小黄警官”的90后,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化解民忧,成为辖区群众最信赖的“身边人”。
从宣防“新兵”成为反诈能手
“这小伙子在讲啥?”2023年8月,刚入职的黄一唯跟着师傅下乡反诈,对着村民普及法律条文时,一位爹爹的嘀咕如冷水浇头,让他猛然醒悟:宣传不能“照稿子念”,得说百姓听得懂的话。
自此,黄一唯扎进电诈案卷,梳理农村高发骗术,反复琢磨后形成了一套“定制化宣传法”。进校园,他搜集“游戏账号诈骗”“校园贷”等学生群体易遇的案例,用大家喜欢的“剧本杀”形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直观理解“免费的都是坑”;进企业,他提前整理实用技巧,在发放的“反诈手册”上标注“收到转账信息先打电话核实”等要点;面对老年群体,他准备了印有反诈标语的编织袋、围兜等小礼品,上门时笑着提醒:“做饭时穿围兜防油烟,记着标语防诈骗。”
“多亏小黄警官,我才没上当!”村民余婆婆说起上月的诈骗电话仍心有余悸,对方自称医保局要她转账,犹豫间她想起黄警官上门宣传的内容,果断挂断电话。如今,黄一唯的反诈背包已走遍辖区每个角落,企业公示栏、学校小黑板、村民堂屋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今年以来,民主责任区实现电诈“零发案”,这位昔日“新兵”在实践中慢慢成长为公认的反诈“能手”。
蹚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凤凰镇作为武汉唯一的全国建制镇示范镇,瓜果飘香间藏着乡村振兴的活力,也有着基层治理的考题。“刘爹爹瘫痪在床,老伴买菜要走几公里”“流浪狗半夜扰民”——每周收集的数十条诉求,让黄一唯深知“单枪匹马难成事,得发动更多人参与”。
2024年8月,在7个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黄一唯牵头成立了12人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以党员为主,来自各行各业:村干部熟政策、教师有耐心、水电工懂技术、副食店老板消息灵,大家聚焦缴费、办证、采买等民生小事,为村民提供便利。
“上个月志愿者还帮村里的养殖户解决了2000多枚鸡蛋的销路问题。” 黄一唯介绍,平时帮村民解决了不少生活琐事,彼此慢慢处成了亲人,后续调解矛盾时,大家也更愿意听劝。此前陈家田村陈某与张某因菜园占地动手,黄一唯联合村干部、志愿者上门摆事实、讲道理,半小时就化解了纠纷。“不是争输赢,就是咽不下气”,回访时陈某的坦言,正是对这份信任的最好注解。
做群众随叫随应的“身边人”
“我们是警察,更是群众的服务者和倾听者。”这是黄一唯的工作信条。出警、走访时,他总会主动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和微信,反复跟村民说“有事随时找我”。久而久之,他的联系方式成了村民口中“找得到人的求助线”,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群众有需要,总能得到他的回应。
7月 2日清晨7点20分,李大姐的求助电话急促响起:买水果时一时疏忽,误将110元付成了1100元,发现后急得团团转。黄一唯一边在电话里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快速询问商贩特征、调取周边道路监控,在本地辅警同事的协助下,不到40分钟就找到对方。经核对付款信息,商贩徐哥当场退还了多收的990元。“我7点20分打的电话,不到8点钱就退回来了,小黄警官真是随叫随到、靠谱得很!”李大姐事后逢人就夸。
邻里纠纷、民生求助、政策咨询,无论大事小情,黄一唯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及时跟踪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凤凰镇派出所副所长赵鑫评价:“每起矛盾他都盯到底,绝不流于表面,确保真正化解到位。”
如今,民主责任区连续两年实现治安、刑事警情双下降,矛盾纠纷化解率100%。这背后,既有黄一唯的日夜坚守,更离不开凤凰镇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扎实举措。黄一唯的脚步还在继续。他用最朴素的坚持证明:最好的警民关系,从来都藏在“随叫随到”的回应里,藏在“小事办好”的踏实里。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