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余秋荣
近日,武汉经开区沌阳街道江大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江汉大学实验小学、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的推广普通话主题活动,在江大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顺利开展,吸引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其中。
“大家知道‘参加活动’的‘参’和‘东北人参’的‘参’,读音不一样吧?”活动首个环节“多音字、‘武汉话’和生僻字我知道”一开场,志愿者就用生活中的例子勾起了居民兴趣。现场通过PPT展示具体字词及用法。武汉话对照环节更显亲切,逐一向居民解释常用武汉方言词对应的普通话说法——“几满盏”是“什么时候”,“七莫斯”是“吃什么”,“一哈子”是“一会儿”。江汉大学实验小学的王宇轩同学跟着阿姨学念方言,再试着转换成普通话,笑着说“我爸爸妈妈在家就是说的武汉话,所以我也会一点!”
趣味开场后,国学经典阅读环节让现场氛围逐渐沉静而悠远。居民们纷纷起身,主动分享经典篇目:有阿姨带来自己珍藏的散文集选段,声情并茂地朗读后,还与大家交流阅读感悟;有小朋友从PPT中选取诗句,用标准的普通话诵读。
绕口令秀口才环节同样趣味十足。居民们主动上台,展示《八百标兵》《画凤凰》《红鲤鱼》等经典绕口令,从刚开始的略带卡顿,到逐渐熟练流畅,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大家在趣味比拼中锻炼了普通话表达的清晰度与流畅度,也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节目展示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江大园社区传承经典文化养老志愿服务队率先登场,带来手势舞《中国字 中国人》,队员们随着旋律舒展肢体,“横平竖直”的手势既展现了汉字的形态美,也传递出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热爱;接着,江大园社区湖畔朗诵队队员深情朗诵《我有祖国我有母语》,醇厚的声音里满含对母语的珍视,与此前的经典朗读环节形成呼应,让居民们更深刻感受到母语的力量;最后,江汉大学实验小学三一班的同学们隆重登场表演《“童”讲普通话,同传中国情》,孩子们用稚嫩却标准的普通话,讲述着推广普通话的小故事,展现出新时代少年传承规范语言的活力,赢得全场持久的掌声。
此次活动以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契机,将多音字辨析、武汉话对照、经典诵读、趣味绕口令与文艺表演相结合,为居民搭建了学习普通话的实用平台,通过语言文化的纽带,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