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联村·强村富民丨武汉投控集团:一颗蓝莓激活乡村振兴,书写荒坡变宝地新篇
2025-09-22 11:42: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林楚晗

摄影记者 黄士峰

实习生 姚易柠

清晨的阳光似薄纱般轻覆黄陂区长轩岭街韩畈村的蓝莓园,翠绿的枝叶随风轻晃,紫蓝色果实缀满枝头,每颗都裹着晶莹的露珠——风过处,露珠滚落在草叶,溅起细碎的水光。村民们戴草帽、挎竹篮,在果树间弯腰穿梭,指尖轻捻便将饱满的蓝莓收入篮中,笑声与鸟鸣在果园间荡漾。远处木兰山裹着淡青晨雾静立天际,不远处新修的沥青路泛着微光,蜿蜒穿过翠绿山谷,一头连村屋,一头通外界。谁能想到,四年前这里还是杂草齐腰、乱石遍地的撂荒地,连风都带着荒凉。

四年前的韩畈村,荒草吞没田埂,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守着空院。而今,这片土地已是湖北省绿色食品加工标杆基地,“种植 + 加工 + 旅游 + 品牌”全产业链扎根于此;村集体年增收超20万元,周边村民合计增收近30万元,村里的笑声日渐稠密。这巨变,皆源于武汉投控集团推开的“国企联村”之门,一场关于土地、希望与共富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在蓝莓园里生动绽放。

破局之路:从荒坡绝境到产业试验,蓝莓创业的 “生死转折”

2014年春,聚康源农业公司负责人夏新华初到韩畈村时,木兰山麓的风掠过荒草。他蹲地揉搓沙质土壤,感受着适宜的湿润度与透气性,又见不远处水源充沛,当即决定:“就是这儿了,种蓝莓!”

怀揣农业梦的夏新华,一口气流转556亩撂荒地,引进布拉吉、杜克、兔眼等优质蓝莓品种,雇人清杂草、翻土地、搭大棚,望着幼苗入土,仿佛已见五年后果实满枝。可农业创业的艰难远超预期,蓝莓需五年才能挂果,这五年里,夏新华像照顾孩子般浇水、施肥、防病虫害。2019年夏,第一批蓝莓成熟,紫莹莹的果子惹人欢喜,可没品牌、没渠道、没像样的路,果子只能堆在仓库,夏新华急得满嘴燎泡,最终低价处理才勉强收回成本。

2020年疫情更是致命一击,交通阻断、市场关闭,成熟蓝莓烂在地里,发黑的果子落满田埂,夏新华蹲在埂上落泪:“个体户单打独斗,没技术、没渠道、没品牌,像在风雨里撑破伞,根本顶不住!”就在他濒临放弃、村民也觉得“园子没救了”时,2021年春,武汉市委组织部启动“国企联村”行动,武汉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12月,武汉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整合重组为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投控集团。)第一时间响应,与黄陂区长轩岭街长岭片区结对,旗下中百集团工作队带着诚心、决心与信心进驻韩畈村。

武汉投控集团提供

工作队没有贸然指挥,而是跟着夏新华走田埂、进大棚,听他诉创业难处,又挨家挨户问村民需求,再逐步推进工作:引入市场机制,助其成立“武汉市韩之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销售平台,将中百集团渠道“搬”到村里;协调资金把土路修成货车能走的水泥路。韩畈村村支书邱汉波感慨:“国企联村不是‘搭把手’,是‘一起干’!对聚康源、对韩畈村,这简直是‘起死回生’!”

赋能之举:科技破题渠道拓路,给蓝莓装上 “发展引擎”

“蓝莓娇贵得很!土壤酸碱度要在4.2到5.5之间,湿度、温度差一点都不行,果子会掉。” 夏新华捧着蓝莓,眼里满是认真。从前种蓝莓全凭“感觉”,土壤干了浇水、叶子黄了施肥、病虫害来了乱喷农药,收成全看天。

武汉投控集团的到来,不仅带来资金与渠道,更带来“科技”这把金钥匙。省农科院专家背着检测仪入园,蹲地测土壤、查根系,手把手教村民调酸碱度、用生物制剂防病虫害;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带学生设观测点,记录生长数据制定施肥方案;市农学会技术员常来“蹲点”,村民有疑问,一个电话人就到地头。

2023年,“李春博士工作室”在基地挂牌,博士团队扎根园子,白天泡大棚观长势,晚上查资料做实验,只为深挖蓝莓价值。短短一年,10款蓝莓加工品(果酱、冻果干、果酒等)上架,9项实用新型专利到手,“睛之蓝”“聚康源”等6个商标注册成功,韩畈蓝莓终于有了“身份证”。“我们的蓝莓不打农药、不除草,个头小但花青素含量高、口感纯!”夏新华拿起“睛之蓝”满脸骄傲,每年产品送检均达无公害标准,如今已进驻中百集团近20家超市,成了货架“明星”。

武汉投控集团提供

好产品需要好渠道。武汉投控集团在全市中百仓储、中百超市设80多个“国企联村”专柜,贴“从枝头到果篮,新鲜直达”标语。今年夏天,中百集团就帮基地卖了近2万斤蓝莓,销售额超30万元,夏新华再也不愁果子烂了。线上渠道也同步打通,工作队把电商直播课搬入园子,教村民拍视频、做直播,村民们笑称:“以前不会刷抖音,现在一场直播能卖几十斤!”中百线上平台与社区团购发力,今年举办20多场助农直播,让近50万元农副产品销至各地。

2024年初,大雪压垮蔬菜大棚,夏新华与村集体急得团团转。工作队火速协调篷布、支架,组织村民与员工冒雪抢修一夜,保住了菜苗。夏新华暖心感慨:“关键时候,还是国企靠得住!”

共富之果:村民增收产业延伸,让蓝莓甜透乡村生活

天刚亮,62岁的潘银珍就挎着工具篮进园,熟练地给蓝莓除草施肥:“一个月挣2000多块,年纪大了工厂不要,在这儿干活能挣钱还能顾家,真好!”73岁的魏多梅从前打零工,收入不稳还累,现在在农旅区引导游客、收拾采摘篮,每月收入1800元,日子踏实不少:“再也不用愁下个月没活干了!”

韩畈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守者多为六十岁以上老人。“国企联村”给他们带来“双重保障”:土地流转得租金,家门口务工拿工资。如今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村民就业增收合计近30万元,采摘旺季每天二三十人入园干活,热闹非凡。

武汉投控集团与聚康源公司的目标不止于此。夏新华指着园中空地:“计划引进黄桃、水蜜桃等品种,实现 4 月到 11 月全年采摘,让游客玩得久、村民挣得多。” 目前,10亩蓝莓露营体验区已成形,蓝色帐篷、“蓝精灵”文创屋、萌宠区、亲子DIY区一应俱全,周末成了“网红打卡地”;20亩蔬菜大棚种着黄陂脉地湾萝卜、洪山菜薹等,既供游客采摘,又能送超市销售。

他们还在拓展销路:借力832平台政策将加工品纳入采购目录,持续做电商直播,计划像与仟吉合作那样,让蓝莓冻果干成为糕点原料、果酱走进更多家庭。邱汉波说:“我们的法子能让韩畈村富,还能给其他村做榜样,已有邻村干部来考察学习。”

韩畈村的蜕变,藏着武汉投控集团的“三色密码”:“红色密码”以党建聚力,凝聚村企民合力;“绿色密码”靠科技赋能,以农旅融合变生态为“生意”;“金色密码”凭实干惠农,让村集体与村民共享丰收。

四年间,“三色密码”照亮撂荒地,将其变为“振兴园”。晨光再洒蓝莓园,果实闪光,笑声、欢闹声、机器声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幸福乐章”。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武汉投控集团的“国企联村”实践,正续写着更精彩的篇章。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