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十四五”民生答卷亮眼:医保服务4.32亿人次,人均期望寿命增至83.56岁
2025-09-23 17:33: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王佳文

9月23日,武汉市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专场。市医保局、民政局、卫健委、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共同亮出“十四五”期间民生领域亮眼成绩单:医保服务人次过4亿、四级养老网络全覆盖、人均期望寿命增至83.56岁、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5.3万个、新增就业119万人……展现了江城武汉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发布会现场

医保改革深化,有效缓解“看病贵”

武汉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武汉持续深化医保改革,全力守护群众健康。五年来,全市医保服务保障群众就医购药达4.32亿人次,职工和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切实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

围绕群众关切,武汉精准施策:门诊慢特病保障病种由28类增至37类,报销比例提高20个百分点;常规单颗种植牙总体费用从万元降至6000元左右;对267种特药实行“单独支付”,缓解大病患者药费压力。服务体验不断优化:新生儿“落地即保”、生育津贴“即申即享”等政策落地;全市建成3755个医保便民服务点,实现高频事项“网上办、就近办”;就医全流程“刷脸支付”,门诊慢特病认定时间压缩一半;跨省直接结算范围扩大至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结算率达90%以上。

通过落地实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武汉医保药品种类从2800种增至3159种。全面落实国家及省级联盟集采结果,涉及650种药品和50类医用耗材,持续降低药价和耗材费用。此外,武汉积极推动10种汉产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并落地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医疗服务价格,支持本地医药创新。医保基金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守好了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四级网络”实现全覆盖

面对全市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达164.14万、占比17.15%的中度老龄化现状,武汉加速构建覆盖全域的养老服务网络。市民政局数据显示,武汉已颁布实施《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发布30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连续五年将养老纳入民生实事,为2.8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补贴。

目前,全市已建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贯通的养老设施“骨干网”,各类养老设施达3740处,基本实现社区(村)全覆盖。144家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96%社会化运营的社区设施以及215家幸福食堂,共同支撑起老年人“周边有饭食、活动有去处”的安心生活。针对居家养老主流需求,武汉将专业服务延伸至老人“身边”和“床边”,服务项目拓展至助浴、助行等37项,年均提供服务1100万人次。机构养老品质不断提升,普惠养老床位达2.44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72.5%,星级以上机构占比71%。

健康武汉建设提速,人均期望寿命达83.56岁

武汉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末,武汉市人均期望寿命从80.57岁增长至83.56岁,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三级医院从61家增至85家,实现了三级公立医院各区全覆盖,特别是加强了金银湖、杨春湖等薄弱区域的医疗资源布局。通过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194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标准,让中心城区居民15分钟内即可享受医疗服务。

公共卫生防护网更加牢固:125个补短板项目扎实推进,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加速建设;全市医疗急救圈提速至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可达;建成覆盖各级的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至41.71%。科技创新让医疗更可及:推广了112项前沿医疗技术,23家互联网医院、279家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等数字健康应用让“指尖问诊”“云上就医”成为现实。免费HPV疫苗接种、大规模“两癌”筛查、托育服务发展等重点民生实事持续实施。

教育公平与优质并举,普高录取率超72%

武汉市教育局交出的“十四五”教育答卷成绩斐然。普高录取率超过7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3.4%。为缓解入学压力,五年累计投入240亿元,新建202所中小学、304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5.3万个。

教育公平显著提升:将12所义务段“公参民”学校全部转为公办,全面实施“公民同招”,有效遏制“择校热”;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高达99.61%。“全面育人”成果显现:通过强化思政教育、体育锻炼等举措,2025年春季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至55.31%,近视率首次呈现下降趋势。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支撑有力,职业教育每年输送5万多名技能人才,江汉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武汉还在全国率先建成教育大数据体系,数字教育转型走在前列。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新增就业119万人

武汉市人社局亮出的就业“成绩单”显示,“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19万人,提前完成原定110万人的目标。累计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近150万人。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规模达928亿元,年均增长12%。

这得益于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武汉制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3条措施,针对青年群体推出大学生“留汉20条”,推行先落户后就业等“一站式”服务。社保“降、缓、返、补、扩”组合拳每年为企业减负超30亿元,稳住了就业基本盘。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每年举办招聘活动超800场,发布岗位超50万个,“学子聚汉”工程成效显著。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明显,通过建设孵化平台、举办“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营造良好生态。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武汉工匠”培育计划成果丰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超过117万人次。

展望“十五五”,各民生部门负责人均表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各领域改革,优化服务供给,努力让武汉市民享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美好的生活品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奠定坚实的民生基础。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