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职业技能学院”+1!武汉前沿产业加速“多点开花”
2025-09-27 11:42: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胡长幸

通讯员 徐春华

9月26日下午,在武昌区徐东大街武汉数创大厦29楼,一台造型可爱的人形机器人走上舞台,将象征企业正式入驻写字楼的一把金色钥匙造型交给物业方代表,并最终递交到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以下简称“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负责人手中。

今年5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团队、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首义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在武昌区签署荆楚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项目落地协议。

如今,荆楚人形机器人入驻、湖北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同日揭牌,标志着武汉新添一家人形机器人“技能学院”,武汉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多点开花”。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螺丝”前先“入校学习”

据介绍,该中心由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和武汉首义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秉承“创新引领、开放协同、应用驱动、产业赋能”的宗旨,聚焦具身智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打造人形机器人领域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业培育于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平台。

荆楚人形机器人总经理赵兴炜介绍,该企业在武昌区数创大厦已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不仅拥有动态训练场、研发区域等现代化办公空间。此外,这里还配备1000平方米的装配测试场地与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工厂,工厂内有两条组装线,为产品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动态训练场也可以叫做“职业技能学院”。据悉,人形机器人从装配工厂走向应用场景、熟练上岗,主要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个是运动、观察等与物理世界交互思考的通用能力,另一个就是“大脑”做任务分解、“小脑”自拍操作和执行的专业能力。

人形机器人掌握这些能力,一般需要在专门的仿真训练场即“职业技能学院”中完成积累。换一句话说,人形机器人如果进工厂“打螺丝”或者进景区当导游,先要接受“岗前培训”。此前,武汉可以提供这类公共服务功能的平台,是位于武汉光谷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已启动量产规划,将正式切入文旅应用场景

现场展出了名叫“荆楚一号”的人形机器人,它在今年湖北“新春第一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后,已经衍生出服务机器人和工业应用机器人两个类别共四款产品,分别面向教育、工业、政务、文旅等场景。

赵兴炜介绍,团队正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优化机器人“大脑”决策系统,形成从核心零部件、运控算法到智能决策的全链条技术架构,目前,技术实力位居行业前列。他透露,“荆楚”人形机器人已启动量产规划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在武昌开展多个应用场景的服务。

2025年,武汉正以创新为驱动,抢占人形机器人创新制高点,每年设立40亿元产业基金投向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吸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发展壮大。在这个新产业赛道上,技术创新平台成立、头部企业入驻武昌区,已经初现产业“多点开花”的趋势。

在现场签约仪式环节,荆楚人形机器人与阿里云计算、湖北科峰智能传动、武汉华威科智能、武汉灏存科技达成产业链合作,未来将在云计算支撑、精密传动部件、智能传感技术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同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此外,荆楚人形机器人与湖北数字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告荆楚人形机器人将正式切入文旅应用场景。湖北数字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庆鲁期待,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加持,能够为“科技+文旅”新消费场景带来更多体验价值。

武昌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荆楚人形机器人入驻武昌,将有力推动当地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突破发展,助力武昌加快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化高地。武昌将继续厚植沃土,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