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声洪亮”文明实践在行动⑥丨洪山青菱黄家湖社区:每月一见的约定,大学生与萌娃的“双向奔赴”
2025-09-27 12:21: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叶文波

通讯员 饶文治 肖满 陈梦凡 沈卫星

实习生 陈雨欣 王怡琳 张可欣

前言:

一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武汉市洪山区蓬勃展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得有温度、有热度,给力又走心,为加快建设高能级大学之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即日起,洪山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洪山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新闻》推出“‘新声洪亮’文明实践在行动”系列宣传报道,相关稿件将在新闻全媒体平台、“洪山大学之城”微信公众号同步呈现。本期,我们走进青菱街道黄家湖社区。

当北宋的《千里江山图》“走进”社区课堂,当废旧纸箱“变身”可爱笔筒,当大学生志愿者遇见社区萌娃,知识的传播与童真的欢笑在此刻交织。这一切,正在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道黄家湖社区生动上演。

自今年3月起,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凝力缔造团”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持续走进黄家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于乐、富有意义的文明实践活动。这场以青年志愿服务“社区计划”为纽带的校社合作,不仅为社区注入蓬勃朝气,更绘就出文明建设的生动图景。

每月一见,高校智慧融入社区实践

自2025年3月起,“凝力缔造团”的大学生们就与黄家湖社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月,志愿者们都会带着精心策划的活动方案准时来到社区,将高校智慧与社区实践深度融合。在这里,知识不再枯燥,环保不再遥远,传统文化也变得触手可及。

“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介绍,“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进行集体备课和试讲,确保活动内容既有趣又有料,能够真正吸引孩子们。”

穿越千年,与传世名画亲密接触

3月30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在这里开启。围绕北宋《千里江山图》,志愿者们化身“文化导游”,用生动语言讲述十八岁天才画家王希孟的传奇故事,解读画中隐藏的“传统文化密码”。

借助高清多媒体设备,画卷中连绵起伏的群山、波光粼粼的江河、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以及往来穿梭的人物一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画里的小船为什么没有帆?”“山上的房子是怎么建得那么高的?”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纷纷化身“小小探险家”,提出各种充满童趣的问题,志愿者们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帮助孩子们理解画作细节。

绘画体验环节更是气氛热烈,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临摹名画,还有人创意十足地加入现代元素,让传统艺术与当代童趣碰撞出新的火花。“我喜欢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纷纷举起自己的画作并高兴地说,“哥哥姐姐讲的故事很好听,画画也很好玩!”

变废为宝,环保理念植心间

4月13日,又一堂别开生面的环保课在实践站开讲了。志愿者们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了地球的生态之美,也揭示了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垃圾围城的触目惊心,到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困境,孩子们的表情随着讲解不断变化,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会把作业本反面当草稿纸!”“出门买东西要带环保袋!”孩子们踊跃分享自己的环保小妙招。在手工环节,废旧纸箱、塑料瓶等“变废为宝”,成了一个个精美的笔筒、花盆。

“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前来接孩子的张奶奶感慨地说,“我家孙子现在都知道垃圾分类了,还监督我们大人要节约用水用电。“每次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我们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凝力缔造团”志愿者表示:“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怎样更好地沟通和传递知识。”

“校社合作新模式,为社区文明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青菱街道黄家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表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环保意识。实践站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推出更多寓教于乐的活动,为社区儿童搭建更广阔的学习与成长平台,让文明实践之花在青菱绚丽绽放。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