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明思
“现在扔垃圾不再难,照着志愿者教的方法来又快又准!”连日来,武汉经开区沌口街道新都社区带着“硬核知识”行动起来,用“学、宣、行”三步法,教居民又快又准地区分各类垃圾,居民纷纷感慨“现在分垃圾心里特有底!”
“学”透知识,当好分类“明白人”。参与由武汉经开区科技创新局主办的《神奇新材料如何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专题培训后,社区志愿者们整理出塑料材质编号1-7怎么看(如瓶底三角标)、怎么认(如编号1对应PET矿泉水瓶、编号5对应PP保鲜盒)的学习笔记,总结出带着生活案例的答疑清单,扎实的垃圾分类知识也增添了他们宣传引导的底气。志愿者小张自信满满地说,以前面对居民的疑问需查资料,现在只需张口就能准确作答。

“宣”到身边,用家常话解疑惑。“您看,这个饮料瓶底印着1(PET),投蓝色可回收垃圾桶;但是装调料的瓶底印着3(PVC),哪怕看着再干净也得投其他垃圾桶,这种材质回收价值低还难处理,分清数字标识就能少出错!”王女士听了志愿者上门讲解后,乐呵呵地笑道:“以前只知道要分类,现在学会了怎么选垃圾袋、怎么认塑料瓶标识,你们讲得比说明书还要好懂!”


“行”出实效,手把手教实操。每当早晚倒垃圾高峰期,志愿者们会轮流在分类站附近巡查,遇到居民犯难时主动搭把手。“您看,装零食的透明盒子底印着5(PP),清空残渣后就能投蓝色桶,这种材质能反复回收;但要是装外卖的餐盒底印着6(PS),哪怕没油污也得投其他桶,它高温下易产生有害物质,回收处理难度大。”志愿者遇到扔垃圾时犹豫迟疑的居民,会递上塑料标识对照表进行积极引导。刘大爷高兴地说:“有了你们当场讲授,慢慢地就学会了,倒垃圾时再也不用犯愁了!”

“期待通过‘学宣行’活动,让科学分类垃圾不再是负担,而是成为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习惯。”社区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社区会采用更加丰富多元的宣传教育方式,使更多居民全面掌握科学分类方法、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共同营造绿色、环保、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