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山坡:政校企协同发力,育强乡村振兴“实干先锋”
2025-10-17 11:03: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陈烨 付文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让村干部真正成为懂经营、善管理、会创新的“乡村CEO”,成为乡村治理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高校赋能、企业搭台”的政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联动武汉纺织大学与湖北乡下有院文化旅游公司,打造“校企赋能·振兴共筑”干部培养路径,从结对定策、能力提升、人才培育三方面发力,走出了一条村干部能力提升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的新路子。

校地结对,“一村一策”精准破题

10月12日,山坡街道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企赋能·振兴共筑”结对活动。来自武汉纺织大学环境设计学院的22名师生,与街道11个村、社区的年轻后备干部现场结对,围绕“村播助农”、农产品设计等主题,开展实地调研与方案共创。活动中,高校教师围绕乡村发展思路、产品设计、短视频拍摄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激发了后备干部盘活闲置资源、展示家乡美的热情。

师生与干部们共同走访了绿化村的“阿伟小院”、光星村的彩色稻田、高峰村的蔬菜种植园、新生村的闲置农房等点位,深入了解各村资源禀赋与发展瓶颈。通过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诊断,学生们为各村“把脉开方”,后备干部们也借此机会梳理本村优势与短板,共同探索“一村一策”的个性化发展路径。

这种“高校+乡村”的结对模式,不仅为村庄注入了新鲜视角与专业智慧,也为后备干部提供了实战练兵的平台,推动乡村振兴从“纸上蓝图”走向“地上现实”。

校企赋能,多维提升乡村运营能力

为补足村干部在专业理论与实战技能方面的短板,山坡街道与武汉纺织大学携手推出“村干夜校”计划,围绕环境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等实用课程,系统提升村干部的乡村品牌塑造、视觉传播与新媒体运营能力。

课程设置紧扣实际需求,聚焦“空心村”资源盘活、乡村品牌打造、数字化传播等现实难题,采取“理论+实战+落地”相结合的方式,以课程作业与结对实践为抓手,推动教学成果向产业转化。此外,街道还鼓励年轻村干部前往湖北乡下有院文化旅游公司等企业跟班学习,掌握项目策划、流量运营、民宿设计等专业技能,真正实现从“管理者”向“运营者”的转变。

截至目前,已有11名村后备干部主动报名参与本次提能行动。他们将在高校与企业的双重赋能下,逐步成长为“懂乡村、爱乡村、会经营”的新型乡村带头人。

聚焦“村播助农”,打造乡村振兴人才矩阵

在江夏区大力推进“空心村”党建试点与“村播助农”工作的背景下,山坡街道积极响应,将“村播助农”作为村干部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组建以年轻村社区后备干部为主体的“村播助农”小分队。探索短视频招商模式,开设短视频账号,以年轻后备干部视角,深入村湾拍摄“探院”视频,推介闲置资源资产,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山坡街联合高校提供技术指导,还为队员争取企业跟班锻炼、实训实践机会,让“主播”们既懂“乡土话”又会“新媒体”。

山坡街道通过“结对定策、能力提升、人才培育”的联合培养模式,让村干部在实践中成长、在实干中担当。未来,街道将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实干先锋”,让乡村发展更有底气、更有活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