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构建辅助性就业“中枢平台”,助残疾人插上技能“翅膀”就业梦圆
2025-10-23 17:33: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王峻

10月23日,由武汉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筹建的辅助性就业项目调配中心正式启动运营。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中枢大脑”,标志着武汉在破解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难题上,迈出了系统性、创新性的一步,为其就业康复事业开启了标准化、市场化、数字化的新篇章。

直面核心困境,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23日上午,调配中心200平方米的实训区内,一派繁忙景象。几位残疾人正专注地进行着签字笔的组装工作。这正是调配中心带来的改变——通过整合来自知名企业的订单,再精准调配至各个基层阳光家园,它为残疾人带来了过去难以想象的“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和稳定的薪水。

数据显示,武汉市现有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约8万人,其中上述“三类残疾人”占比高达55%,但其就业率远低于其他类别。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弱或存在出行障碍,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调配中心的建立,正是为了打通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辅助性就业“缺项目、缺技术、缺销路”的普遍难题,武汉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运营方负责人代旭介绍,中心致力于打造一个“中枢大脑”,通过“资源统筹、产品创新、市场对接、能力提升”四位一体的平台,构建“1个市级调配中心 + N个区级机构 + M家用人单位”的服务网络。

展望未来:打造可复制的“武汉经验”

启动仪式上,武汉市残疾人就业创业统一标识——“融爱江城”品牌同步发布。该标识将武汉“黄鹤”文化与爱心轮廓融合,寓意以爱为桥,助残筑梦。

平台的力量立竿见影。现场,京东方集团、葛洲坝集团、统一集团等企业共同发布了首批订单,产品约1万件,金额约12万元。首批10家“楚天舒”阳光家园现场签约,领取了咖啡渣手工皂、艾草锤、礼盒包装等项目订单。

“本次签约的500块咖啡渣手工皂订单,将为我们阳光家园的4位智力障碍伙伴提供宝贵的就业岗位,”江岸区西马街道阳光家园负责人李明利在签约后欣喜地表示,“通过调配中心整合资源,朋友们每个月能拿到相应工资,生活水平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企业的深度参与是关键。洲际酒店、东方福利网等企业代表表示,将通过提供展卖空间、产品定制等方式,将助残融入日常运营,探索“助残”与“经营”的双赢路径。

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涂强根充分肯定了这一创新实践,认为其精准破解了当前辅助性就业的痛点,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武汉经验”。

据规划,中心计划一年内引入10个以上项目,带动至少10家机构、100名残疾人就业;三年内覆盖全市30%的相关机构,助力1000名残疾人通过劳动实现价值、融入社会。

武汉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崭新平台的启航,预示着更多武汉残疾人将在这里插上技能的“翅膀”,圆一个自食其力、尊严生活的梦想。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