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常怡
通讯员 丁美薇 常甜甜
在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常青街常青派出所,有这样一支特殊的战斗集体:从深耕刑侦二十三年的“80后”老将,到刚入警营的“00后”新兵,四位性格迥异的民警以“小案不小办”的信念为纽带,在汉口站周边的复杂治安环境中,用“数据大脑+闪电出击”的实战模式,书写着“民有所呼、警有所为”的答卷。
今年以来,该专班已破获民生小案130余起,抓获嫌疑人130余人,追回赃物百余件,用实打实的战绩筑牢辖区平安防线。

他用23载刑侦经验,点亮新警成长之路
“这些细节一定不能放过,这都是侦破案件的关键。”10月24日,新闻记者来到常青街常青派出所现案专班的办公室,45岁的彭宏波正俯身指导青年民警梳理卷宗。从警23年,他亲手侦办了300余起刑事案件,抓获了500余名违法犯罪嫌疑人,是专班中名副其实的“定海神针”。作为公安队伍“传帮带”优良传统的践行者,他更像一座“精神灯塔”,将实战智慧化作青年民警成长的阶梯。

在彭宏波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1枚三等功奖章和5本嘉奖证书。最近,他还被评为“全市公安机关7月成绩突出基层民警”。但对他来说,最大的成就是看着青年民警一步步成长。
“办案不能只盯着电脑,更要‘跑起来’,用脚板去熟悉你的战场。”这是彭宏波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下,3位青年民警少走了许多弯路,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当周恒在海量监控中陷入研判僵局时,他会提醒关注嫌疑人作案后的轨迹习惯,点亮突破方向;当刘禧赟因当事人误解而委屈时,他当场示范沟通技巧,教他“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当李小伟蹲守时面露急躁,他传授“静候时机”的秘诀,诠释“细节决定成败”的实战真理。这种“业务上教方法、生活上暖人心”的带教方式,让青年民警快速完成角色蜕变。
这样老带新、新促老的良性循环,让团队爆发出惊人战力。1月,3小时速破手机盗窃案,9小时找回辖区商户被盗水果;5月,专班一网打尽7人盗窃团伙,3天抓获网吧盗窃嫌疑人;7月,跨省追回价值6000元的黄金首饰。即便是“虚假退货”诈骗等新型案件,他们也能以“数据梳理+多地抓捕+追赃挽损”的合力快速破案。这些战果,正是江汉公安“专业+机制+大数据”侦查模式的生动实践。
青年民警各展所长,用心破案服务民生
“小案连着大民生,每一起案件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汉口站周边外来人口密集、治安复杂,给流窜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面对这一挑战,专班的青年民警始终用行动诠释着这份认知。

30岁的周恒是团队的“数据大脑”,他主动钻研新技术,定期梳理案件规律,将科技赋能转化为提高破案效率的动力。5月一起车内财物被盗案中,他带领团队在海量视频与信息流中捕捉关键帧,精准锁定7名嫌疑人藏身大冶市阳新县,为连夜抓捕提供“精确制导”,最终追回4部被盗手机。“争取发案一起、破获一起,让拉车门的贼手无处遁形。”周恒的话语彰显着青年民警的技术担当。
2023年参警的刘禧赟,以“螺丝钉”精神扎根岗位。警校铸就的纪律性让他始终身姿挺拔,无论是坐在电脑前紧盯屏幕研判案情,还是站在白板前凝神梳理线索,他的身姿总是一丝不苟。

作为应急补位的关键人选,每当警力紧张,他总会第一时间背上装备挺身而出。7月,得知嫌疑人携6000元被盗黄金首饰逃亡长沙,他主动请缨跨省追逃,最终顺利擒获嫌疑人。“我从警时间不长,能多做一些,就能多学一点。”这份谦虚与主动,让刘禧赟成为维系团队运转的“万能黏合剂”。

最年轻的李小伟,则将球场“控卫”的协作意识融入案侦工作。1月店铺手机被盗案中,他与周恒默契配合蹲守伏击,3小时内抓获嫌疑人并追回10部手机。“破案如同打球,关键在团队配合。”这种协作理念,让这位“案侦新手”迅速成长为可靠战力。

从老民警的经验传承,到新民警的创新担当,专班这支队伍一直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与办案队探组紧密协作、互相补位,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以破案的速度和服务群众的温度,守护着辖区群众的“大平安”。
如今,这支充满活力与战斗力的青年民警队伍,正以一股“新竹高于旧树枝”的蓬勃之势,在所支部的悉心浇灌与培养下,不断锤炼业务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逐渐成长为打击犯罪、服务民生的一柄锋利尖刀,为维护汉口站周边的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贡献着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