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焕然一新!居民共创共享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像家一样”
2025-10-31 12:21: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胡长幸

通讯员 童小娟

“这里焕然一新!”10月30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左岭街朝阳社区已经完成改造升级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门提供服务,以前常来这里活动的居民魏冬梅系上围裙,在二楼的共享厨房“欢迎厨房”烘焙蛋挞、蒸银耳羹等,请大家品尝。

当天,没事来逛逛的居民,过来做手工的达人,进来办事的群众,还有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都为这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重新启用而高兴,有居民逛过后评价:像家一样。

宝妈提出将向日葵形象当社区IP

记者在现场看到,党群服务中心空间里,主色调以温馨的向日葵暖黄色为主,采光好,比较敞亮。一楼仅保留“全岗通”服务岗,其他都是居民活动空间。而除了书画室、妇女之家、儿童空间之外,其余部分是敞开式的,摆放了不少不同形状的沙发,居民就随意坐在上面聊着家常。一边的承重柱被温馨的文字装饰了起来,比如“日子美又甜”等。

二楼也类似,除了会议室、半办公室等空间外,大部分功能区都留给了居民做手工、作品展示、看图书之用,整体呈开放式、亲民化的布局风格,而且主采光面多用落地窗,环境氛围中植入了许多社区IP向日葵的形象元素。

这个符号,是杨业洁、周秀珍、董桂花等社区宝妈首先提出来的,认为根是长者,茎是中坚,叶是青年,花是女性,种子是孩子,恰好对应着全龄友好社区的服务理念。

“居民说提到朝阳社区就立马想到朝气、生机、向阳,想到向日葵、太阳花等。”朝阳社区书记程欢迎透露,这个符号跟居民对于党群的期待、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不谋而合,于是被大家公选为最能代表社区温暖形象的IP。

“这个IP很接地气,能拉近社区与居民的心理距离”来光谷参加“名书记沙龙”的深圳市北站社区党委第一书记何新生对此表示赞许。

能人主动当热心负责的“监督员”

程欢迎告诉记者,朝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大约为1700平方米,以前一半以上的空间被墙体隔离成大小不同的办公室、会议室,实际上很多空间利用率不高。今年改造完成后,中心将绝大部分的空间让给居民,让空间变得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

她说,这个改造过程,像是把居民不太喜欢来的地方,变成人人都爱的“阳光房”。当初,中心改造前没急着画图,而是联合专业团队,花了一个月“串门唠嗑”,——发了108份问卷,深度访谈83位居民。

改造期间,社区打算成立“居民监理团”,姜四昭、杨红林、吴从善、吴智民、吴德启等6名社区能人(水泥工)主动参与,从插座位置到地砖防滑,居民当上热心又负责的“监督员”和“验收官”。

改造后,社区依托社工招募3位党群合伙人,同样有小区达人站出来,为居民提供中国舞、少儿美术、爵士等特色文化服务,提高社区空间利用效率,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这样的空间共创坚持到现在,欢迎厨房、舞蹈室、小葵花课堂等一个个冒出来,居民更加愿意来、喜欢待。

二孩宝妈魏冬梅来社区更勤了,因为党群服务中心有共享厨房,能让她在邻居面前秀厨艺,还有“绘本妈妈”公益服务项目,在她和一些居民的建议下延续,她打算继续做志愿者。

群众提出的额外诉求也被满足了

朝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门外的文化广场,也是社区居民有事来坐坐、没事来逛逛,茶余饭后聊聊天的热门打卡地。

以前这个文化广场没有照明灯,夜间居民过来玩不太方便。据介绍,今年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快完工时,有居民提前过来看,既高兴又期待地问社区工作人员:“大门里头是亮堂了,可大门外头,还有地方黑灯瞎火的,能不能也改改?”

在左岭街道党工委的牵线下,朝阳社区与街道共建单位中建三局城投公司这样的“专业外援”接洽上。双方组成了联合工作组,前前后后到居民提到的文化广场、住宅楼下勘察3轮、开了5次会,就为把大家的想法摸到位。最后,双方一起敲定了广场增设照明灯和休闲桌椅,小区内打造“咵天角”和全龄休闲区等“五大共建项目”,并很快改造完毕。

中建三局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参与朝阳社区小区环境提升行动中,并见证今日新党群服务中心投用,对公司而言,不仅是一项建设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小区晚上变亮了,出口畅通了,孩子们有了安全的游玩地方,老邻居们也有了舒心的聊天角。”居民杨先生为此很高兴。

朝阳社区方面认识到,社区治理不仅要激发“朝阳群众”的积极性,也要善于引入优质的外部资源,一起形成更强大的合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