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杨冰
“我趁午休时间过来的,没想到窗口还留了人员值班。”11月3日中午,在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街派出所大厅内,李女士对民警延时服务连连称赞。
今年9月起,首批有效期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期满,武汉市迎来集中换证高峰。汉阳区优化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效能,推行“午间不断档、周末不打烊”延时服务,并依托“知音航班”品牌优势,进社区、进学校提供上门服务,日均办件量超过1250件,位居全市前三,其中跨区办件量占比超过50%,有效分流区域办证压力。
“专场办证”上门办:让服务跟着需求走
“你们来养老院,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汉阳区养老院负责人表示。10月26日,根据四新派出所前期收集掌握的办证需求,“知音航班”民警来到汉阳区养老院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集中办理身份证。采集信息时,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吴婆婆十分紧张,表情紧绷,民警李娅琪和护理人员一起轻声安慰,讲解办证缘由,吴婆婆渐渐放松下来。此次专场服务为26位老人完成信息采集,制证完成后将由社区民警专程送证上门,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这样的“专场办证”并非个例。针对今年全国范围内迎来的身份证换证高峰,汉阳公安提前部署,早谋划、早启动,依托“知音航班”品牌优势,以毕业季、开学季等重要节点为契机,以社区警务室为阵地,将换证提醒纳入民警日常工作清单,提前与社区、学校、企业等沟通,精准掌握不同群体的办证需求,“按需上门”提供专场服务。

9月中旬,五里墩街派出所社区民警余宏斌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辖区第三职业教育中心有近十名师生有换证需求,他第一时间将情况整理并上报分局人口大队。9月18日,“知音航班”便带着设备走进校园,现场为12名师生高效办完了身份证换证手续。截至目前,汉阳公安已累计开展上门专场服务26场次,服务群众千余人次,不少居民感慨:“在家门口就能办身份证,省时又省心!”
“绿色通道”暖民心:特殊群体有“专属守护”
“五年前孙子办证是刘警官接送,现在换证还是他,真是太感谢了!”10月19日,接过社区民警刘文权送来的新身份证后,激动地向周围邻居夸赞。
9月底,郑婆婆给永丰派出所打电话求助:孙子小睿因残疾腿脚不便,身份证即将到期,无法到派出所办理换证。窗口民警刘诚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民警刘文权。“小睿家的情况我熟,5年前就是我接送他去办证的!”刘文权当即联系郑婆婆,开车将小睿接到派出所,工作人员快速为其完成信息采集、手续办理。临走前,刘文权还把自己的电话存进郑婆婆手机里:“以后有事您直接打我电话,不用多跑路!”
“电话预约,一次办成,用‘零距离’的服务传递民生温度,让特殊群体感受到关怀。”“知音航班”民警李娅琪介绍,汉阳公安已将特殊群体“绿色通道”服务形成常态化机制。今年以来,通过该通道累计为高龄老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证服务近百人次,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6面、感谢信15封。

“换证专窗”提效率:让群众办事省时又顺畅
“做好了排长队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很快就办完了,一点不耽误事。”鹦鹉派出所内,张女士拿着回执单对“换证专窗”的高效服务连连称赞。“上周在微信群里看见社区民警发的换证提示,今天顺路过来办理,从拍照到缴费只需几分钟就完成了。”她补充道。

为高效应对换证高峰,汉阳公安在全区户籍窗口开设“换证专窗”,通过科学调配警力,安排专人全程引导,优化照相采集、信息录入等环节衔接,压缩人均办理时间。同时,严格落实“午间不断档、周末不打烊”延时服务和“日清日结,办证不过夜”制度,从办理时间和办理流程两方面双管齐下,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各派出所结合实际优化服务细节:在五里墩街派出所,户籍窗口科学调配警力,“人歇窗口不歇”,同时将原本的“单人照相办理”流程,升级为“边照相边办理”的同步模式,减少环节衔接等待时间;在建桥派出所,工作人员引导群众使用“鄂汇拍”小程序自助拍照功能,线上拍摄,现场调用在洲头所,增派专职安保员,在办证窗口负责维持秩序,同时协助做好业务预审、材料初核工作,减少窗口重复询问,提升整体办理效率。截至目前,“换证专窗”已累计服务群众超过3万人次。
以“知音”之心解民忧,以务实之举暖民心,汉阳公安用高效政务服务,当好千家万户的“知音人”。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