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邓爽 周颖桐
为提升执行工作中查人找物的精准性、实效性,武汉法院积极探索、主动加强与多方力量协同联动,形成打击拒执犯罪的强大合力,高效兑现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
“隐形”财产现形
执行法官(左一)核查被执行人公司纳税情况
“拖欠的工资已经到账,感谢法院为我讨回了欠薪。”近日,赵师傅给汉阳区法院执行法官打电话表示感谢。
一年前,赵师傅在某建筑工程公司做工,因薪酬问题与公司发生纠纷。经审理,法院判决工程公司限期向赵师傅支付工资4万余元。但该公司一直未履行义务,赵师傅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通过“总对总”网络查询,发现该公司名下银行账户里的金额远不够偿还欠薪。法官与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联系,李某一再声称,公司早已停业,没有能力履行。
为深入查找财产线索,法院充分运用联动执行机制,对该公司的纳税情况开展调查。经查,该公司自今年初以来与数家行业内公司有数百万元的资金往来,证明该公司仍在正常经营,并非像李某宣称的公司早已停止营业。
法官随即依法传唤李某到法院进行调查,李某仍然找各种理由推脱,不愿支付欠薪。法官当即拿出调查到的公司纳税凭证,严肃告知隐匿财产逃避执行可能会被罚款、拘留,严重的还会触犯刑律。
在铁证面前,刚刚还振振有词的李某沉默了。他思考了一会,主动报告经营收入的真实去向,希望法院给机会改过自新。不久,4万余元工资款就履行完毕。
“隐身”被执行人现身
执行法官(右一)督促被执行人履行债务
数年前,赵某向吴某租赁了一套房屋,用于开办公司。然而赵某一直拖欠租金,吴某将赵某诉至武昌区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赵某限期向吴某支付租金6万余元。因赵某迟迟未履行法律义务,吴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法官多次与赵某联系未果,其登记的手机号码已停机,登记居住地的房屋已拆迁。
为尽快帮申请人要回租金,执行法官迅速启动协查机制,根据线索,执行法官确定了赵某新居住地的范围。
当天晚上,执行法官在赵某新居住地所在小区附近蹲守,三个小时过去了,一个灰色身影从法官面前闪过,身形酷似赵某,法官当即大喊:“老赵!”赵某本能回头,埋伏在四周的数名法警合围而上,将赵某控制住,并将其拘传回法院。
“我换了多次手机号,也隐瞒了房屋拆迁的消息,悄悄搬家,你们真厉害,还是找到我了!”赵某略显无奈地说道。
法官严肃告知赵某,逃避执行轻则会被拘留,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赵某自知理亏,当场偿还1万元,但提出手头现有钱款不多,希望法院给予一定的宽限期。随后,在法官的主持下,二人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目前,大部分款项已偿还。
“潜藏”证据曝光
执行法官(中)接待案件当事人
去年底,王某、郑某因某科技公司拖欠工资诉至经开区法院,后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约定公司分期向王某、郑某支付工资3万余元。然而,该公司出尔反尔,以“经营困难”为由迟迟不履行协议。数月前,王某、郑某向经开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向该公司送达法律文书,督促其履行法律义务。但一段时间过去了,该公司毫无动静。经查,公司账户没钱,法定代表人周某也不见踪影。
“法院判决生效后,公司账户就再也没有资金流转记录,这种情况不正常!”执行法官转变思路,借助协同联动机制,了解到周某近期通过某电子支付渠道与孙某有频繁资金往来。法官随即联系孙某调查情况,告知其隐瞒被执行人行踪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孙某了解法律规定后,思虑再三,主动承认他与周某是合作伙伴。他还告诉法官,周某为了躲避执行,早已不在家居住,最近可能躲在某酒店。
次日清晨,执行法官赶赴至某酒店门口蹲守。当周某从酒店走出时,执行法官立即上前表明身份,督促其还钱。但周某态度恶劣,不仅不配合法院执行,还试图从酒店大厅逃走。鉴于其恶意阻碍执行的行为,执行法官依法对周某采取拘传措施。
法官现场出示调取的电子支付凭证,证明其公司有较稳定的经营收入,并非经营困难。法官正告周某,若继续拒不配合法院执行工作,法院将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周某当场承认错误,并立即筹措资金,于当天下午支付全部案款。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