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刘露
三个好朋友相约燃放烟花,不仅点燃了节日的夜空,更意外地点燃了两位业主家的阳台,引发了一场涉及30万元赔偿的纠纷。三名肇事者却因为内部对赔偿责任划分产生争议,迟迟不支付两位业主赔偿款。日前,新闻记者从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获悉,经执行法官调解,对三人责任进行了划分,既保障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维系了三位朋友之间的情谊,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破解了执行僵局。

烟花蹿升引燃阳台,三人被判连带赔偿
2024年12月,方先生喊来了好友胡先生和蒋先生到自己所在小区,燃放烟花。不料烟花蹿升至高层,意外引燃了邻居王先生和何先生两家的阳台,导致房屋受损。因协商赔偿未果,今年4月,王先生和何先生将三人告上了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
经审理,今年6月,法院作出判决,认定方先生、胡先生和蒋先生共同燃放烟花的行为与房屋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判令三人共同赔偿王先生和何先生各项损失共计30万元。判决生效后,三人却因对赔偿金额和分担方式存在分歧,迟迟未履行赔偿义务。
8月,王先生与何先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深入了解案情,发现三人并非故意拒不履行,而是对内部责任分担存在较大分歧。
责任划分起争议,法官调解明确赔偿责任
胡先生对房屋损失评估价格存有异议,认为估价偏高;蒋先生则担心自己不是组织者却要承担同等责任;而方先生虽然认同自己作为组织者应多承担责任,但对具体分担比例有疑问,并表示一次性支付十多万元确有困难。
面对这一困境,执行法官组织所有当事人到法院进行协商。调解初期,各方意见不一,气氛紧张。方先生主张“平分才公平”,蒋先生则认为“组织者应多担责”,而申请人王先生和何先生则焦急地表示房屋急需修复,赔偿款不能再拖。
执行法官严肃告知三人判决已生效,负有连带责任,拖延履行只会加重后果。在引导各方冷静下来后,法官提出可根据过错程度协商分担比例。这时,方先生坦诚地道出了经济困难,请求分期履行。
法官顺势引导各方换位思考,一方面向申请人说明分期履行同样受法律保护,有利于款项实际到位;另一方面督促方先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以诚意换取谅解。
经过耐心协调,各方最终达成执行和解:方先生作为组织者多承担2万元,共计赔偿12万元并分期履行;胡先生、蒋先生各承担9万元。申请人王先生与何先生对此方案表示同意。
和解协议签署后,胡先生、蒋先生当场各自支付了9万元赔偿款,方先生也作出了分期履行承诺并明确了还款计划。协议中明确了三人的责任比例,彻底解决了后续可能产生的追偿纠纷。
(涉案当事人系化姓)
责编:摄影网